年前的朝会很轻松,谁都不想在年前给皇帝和自己找麻烦,不管多大的事,都推到年后再说。
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从进入腊月开始,皇宫就张灯结彩准备过年。
朱元璋登基后下昭: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皇宫的春联由翰林院的学士们精心撰写,用朱笔书写在特制的桃符板上,称为“万年红”,寓意大明江山永固。
腊月二十四朱元璋亲自主持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一群身强力壮的内侍戴上面具,穿红黑衣袍,手持金枪龙旗,鼓噪着从宫内,一路驱赶“邪祟”出宫外,以示辞旧迎新,祛除一切不祥。
二十九朱元璋率领皇室成员前往奉先殿祭祀朱氏祖先,告慰先祖一年来的功业,祈求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除夕当晚,朱元璋与马皇后、皇子皇孙、嫔妃等齐聚乾清宫吃年夜饭。
年夜饭的档次还是比较高的。
朱雄英感慨万千。
穿越明帝国大半年,终于吃到了第五个菜。
也不对,这是第三次,前两次分别是冬至,和朱雄英受封 的赐宴。
过去一年内,帝国捷报频传,不仅向北主动出击草原,斩获颇丰;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率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平定西南,建不世之功。
最让朱元璋高兴的,还是朱雄英的“知行合一”。
和开疆拓土相比,朱元璋最重视的还是帝国继承人。
朱标虽然没过错,终究没有完美契合朱元璋对帝国继承人的定义。
朱雄英有想法,不迂腐,懂得变通,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又能提出“知行合一”,教化天下,还能找到比朱雄英更完美的继承人吗?
朱元璋越看朱雄英越满意,于是决定将飞龙殿前面的大善殿赏给朱雄英。
大善殿是朱元璋的御书房,有前殿和后殿,前殿是书房,后殿是藏书库。
“这——”
朱标措手不及。
这么大的事,都不和孤商量一下,对孤这个太子尊重吗?
这可是我儿子!
朱标还好。
王子们看朱雄英的眼神,多少带了点羡慕,以及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把大善殿赏给朱雄英,难道以后皇帝想看书,要去 那里借地方?
宠孩子也不是这么个宠法。
“雄英,你待如何?”
朱标希望朱雄英主动拒绝。
“我听皇祖父和父王的。”
朱雄英不上钩。
飞龙殿主殿是朱雄英的寝殿,左右配殿都被当做库房,现在已经被填的满满当当。
大善殿不仅面积大,而且还有个大院子,可以让朱雄英随便折腾。
大善殿和飞龙殿之间太小,而且还有假山。
朱雄英的箭靶都快要摆不下啦。
“父皇,历朝历代从未有此先例,还望父皇三思。”
朱标狠狠瞪了朱雄英一眼,顾不上和朱雄英计较,硬着头皮自己上。
“历朝历代也没有你这样的太子!”
朱元璋没好气儿,大过年的,别给自己找别扭。
朕只是想沾沾好大孙的文气,和好大孙共用一个书房而已。
朕还和你共用一套班子呢,你怎么不说没先例。
古往今来,有你权力这么大的太子吗?
朱雄英看犯颜直谏的朱标。
再看眼已经在爆发边缘的朱元璋,颇为无奈。
朱雄英刚开始看这爷俩吵架时,还想劝来着。
现在朱雄英熟视无睹,这就是这爷俩的相处方式,无需干涉。
朱元璋和朱标吵得再厉害,也不会收回给朱标的权力。
朱标头天晚上再生气,即便气到跳河,第二天一早还是早早起床去乾清宫磕头问安。
“大善殿乃御书房,赐给雄英不合适,于制不合。”
朱标尝试用制度约束朱元璋。
“老宋,取《祖训录》来,让太子看看哪里不合,现在就改!”
朱元璋哈哈大笑,敢质疑老子的决定,自取其辱。
朱标大溃败,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准备一醉解千愁。
太子殿下都喝了,龙子龙孙们纷纷举杯。
朱雄英也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自十月二十七之后,朱雄英终于能喝酒了。
虽然只是黄酒,也足够让朱雄英心满意足。
上辈子是牛马,朝九晚五跑业务,为了订单朱雄英曾旋过整瓶白酒。
黄酒自然也是喝过的。
皇家家宴上的黄酒,和朱雄英上辈子喝过的黄酒还是不一样,口感醇厚,回味悠长,于是朱雄英不小心就多喝了几杯,醒来已在飞龙殿。
“奴婢贺殿下新禧,愿殿下洪福齐天,福寿绵长——”
拾一和陆伍换了新衣,早早给朱雄英拜年。
陆伍就是抄《周礼》的小太监,原名六五。
“起,自己去找总管领赏。”
朱雄英头疼欲裂,这才知道黄酒的厉害。
拾一给朱雄英端过来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