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父咱们进去说——”
朱雄英给清吏司定的规矩里有一条是:在清吏司之外,严禁讨论任何关于清吏司的工作内容,只言片语都不得外泄。
清吏司门内,沉造和一众清吏司官员早已列队,只因朱鉴不放行,才没有出来迎接。
眼看朱元璋和朱雄英入内,沉造率清吏司官员大礼迎接。
朱元璋和朱雄英一路行至会议室坐定,朱雄英才开始解释。
“对炮弹的改进只完成了第一步,现在清吏司正在研究如何提高火炮的射程,这个问题如果得以解决,火炮的威力将成倍提高。”
朱雄英能发现问题,也知道解决问题的原理,可真正要解决,还是要靠技术人员。
火炮的射程之所以只有200步,是因为炮弹和炮膛的结合并不紧密,导致炮弹在发射时,大量气体外泄造成浪费,所以射程才不够理想。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到火炮的射程,而且会严重影响到火炮的稳定和精确。
“你准备如何解决?”
朱元璋耐着性子,和朱雄英讨论技术细节。
现在朱元璋已经不再反对朱雄英研究这些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