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第213章 暗探初现汉王踪 釜底抽薪遣藩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 暗探初现汉王踪 釜底抽薪遣藩归(2 / 2)

日后查证创造有利条件。”

“哦?快讲!” 太孙催促道。

“如今距诸王入京朝贺已一月有余,按惯例,也到了该返回封地的时候。” 陈彦目光深邃,“殿下何不借此机会,奏请陛下,以年关已过、边防为重、藩王久离封地恐生变故等理由,请旨令诸王即日返回封地?”

他进一步解释道:“只要诸王离开京城,返回各自的藩镇,他们便离开了这权力交织的中心,其影响力必然减弱。届时,天高皇帝远,我们再想调查汉王,无论是暗中安插人手,还是搜集证据,阻力都会小得多,行动也会更加自如。此乃‘调虎离山’之计。况且,此举合乎礼法惯例,任谁也挑不出错处,反而显得殿下顾全大局,维护朝廷法度。”

刘畅一听,抚掌笑道:“妙啊!此计大妙!名正言顺地将他们请出京城,既免了眼前的冲突,又为日后查证铺平了道路!维岳果然深谋远虑!”

柳云卿也颔首表示赞同:“釜底抽薪,化被动为主动。殿下,此计可行。”

太孙赵宸眼睛一亮,脸上的怒容渐渐被睿智的光芒所取代。他仔细权衡利弊,越想越觉得陈彦此计高明。不仅能避免眼下与汉王硬碰硬的风险,还能将潜在的威胁驱离权力中心,确实是一举两得的上策。

“好!就依维岳之计!” 太孙当即拍板,“明日朝会,孤便安排人上奏!”

次日,大朝会。

一番常规议事之后,一位素以耿直敢言着称的御史,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有本奏。如今天下承平,然四境之安,实赖诸位藩王镇守。今元正已过,朝贺礼成,诸位王爷离藩日久。臣恐王爷们久离封地,边防或有疏虞,地方政务亦恐有积压。为社稷安稳计,伏请陛下下旨,令诸王即日各归封地,以固国本。”

这番奏议,合情合理,符合祖制惯例。话音刚落,便有数名官员出列附议。太孙一系的官员更是纷纷表态支持。就连一些中立官员,也觉得此言在理。

端坐龙椅的皇帝,近日也正为刺杀案查无实据、诸王久留京城易生事端而心烦。见此情形,略一沉吟,便觉得此举正可缓解眼下京城的紧张气氛,也可让儿子们各归本位,避免兄弟阋墙之祸。于是,他扫视了一眼殿下的几个儿子,见晋王面色平静,蜀王神态自若,汉王虽有些不情愿,但也未敢出声反对。

“准奏。” 皇帝声音恢弘,金口玉言,“诸王在京已久,确该返回封地,为国镇守边陲,处理藩务。着钦天监择选吉日,礼部筹备仪程,命晋王、蜀王、汉王即日准备,克日离京就藩,无诏不得擅离!”

“臣等遵旨!谢陛下隆恩!” 晋王、蜀王、汉王出列,躬身领旨。神色各异,心思莫测。

一道圣旨,如同春风化雨,又似暗藏机锋,将汇聚于京城的几位藩王,重新送回了各自的天地。 洛阳城的这潭深水,表面似乎暂时平静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