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次俄瑞战争爆发之后,奥地利军方的一众大佬们也是派出了军事观摩团,由奥古斯特·威廉·安东·奈哈特·冯·格奈森瑙少校和约翰·约瑟夫·文策尔·拉德茨基·冯·拉德茨上尉带队一众青壮派奥地利基层军官前往观察。
自从巴尔干战争打完之后,奥地利享受了一段的和平时间。
创办于1751年12月15日的特雷西娅军事指挥学院,每年都会招收一百名贵族学生和一百名平民学生共计二百名学生。
现在这个数字扩大到五百名。
当军官光有军事理论知识只会纸上谈兵可不行,还是要到战场上才能实地积累经验。
军校里是教不出真正的将军来的,还得是上战场。
自从奥地利实行扩军计划之后,除了一路升上来的军官以外,对于基层军官的须求量也在增加。
光有元帅将军们也不行,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同样不可或缺。
约瑟夫二世皇帝在推行改革之后,面对那些卖官鬻爵的行为也是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打击。
一点政治和军事素养都没有的人通过花钱买到了官职军衔,虽然得来的钱确实是进了国库,但是长此以往国家被这些人搞得乌烟瘴气,怎么能够强大起来呢?
格奈森瑙和拉德斯基等人进入俄罗斯国境,并且在俄罗斯军队的一路护送下来到了前线。
穿着绿色外套,红色内里的俄军士兵们纷纷用好奇的目光扫视着这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穿白色军服的年轻奥地利军官们。
这些人可真神气啊,比平日那些配着指挥刀,带着金黄色护喉和金黄色领口袖口的军官还要有气势。
来到了俄军专门为这些青壮派奥地利基层军官设立的营帐之后,格奈森瑙和拉德斯基二人率先走进营帐,之后一众人开始将此次可能用到的工具都摆在桌上:地图、铅笔、卡尺……
“我感觉这一次又将会是一场无果的战争。”格奈森瑙把军刀挂在一旁,走到桌子前看着战友们用铅笔在俄芬边境地图上标识出来的城镇、兵力驻防情况和山川形便。
“是啊。”拉德斯基用手托着下巴说道:“瑞典方面总兵力达到二十万,俄军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俄罗斯是具有兵力优势不错,可是这一次毕竟瑞典是在本国作战,熟悉地形,再加之抵御俄军入侵,发动民众也没有太大问题。”
“没错,俄军作为进攻一方,虽然兵力占据优势,但是瑞典一方据险而守,双方实力差距并不悬殊。”格奈森瑙认同地说道:“就比如现在,俄军如果想要进一步兵锋直指斯堪的纳维亚,就必须先要进入芬兰境内,首当其冲地先要攻克伊马特拉这座军事要塞,它距离圣彼得堡实在是太近了,不拔掉它的话,不仅仅圣彼得堡暴露在瑞军进攻范围之内,数十万俄军一旦深入瑞典境内,后路都将被截断。”
“攻克伊马特拉,说起来容易,但是以我看来难度不小。”这时,一旁炮兵出身的阿尔伯特中尉说道:“伊马特拉守军虽然只有不到两万,但是装备精良,后勤运输有英荷的保障,大多都是见过血的老兵,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哪怕是放眼整个欧洲都是靠前的存在。俄军这一次面对的可不是土耳其那帮临时武装起来,还没有受过几天正规军事训练就被推上战场的农民。这场仗有的打了。”
“恩,俄军这一次如果是把上一次在鲁米利亚战场上磨练出来的老兵拉出来,胜算还可以多几分。”拉德斯基继续说道:“俄军在正面战场野外作战的时候,从来都不缺乏勇气,但是在攻城这方面确实是有所欠缺。”
“只是可惜俄军没有创建起对于瑞军的海上优势,目前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已经被英荷联合舰队完全压制,俄军舰队如果能够创建起海上优势的话,完全可以从瑞典南部登陆,迫使瑞军主力回防。”阿尔伯特随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但是这根本就不现实,就连法国海军在英国海军的面前都难以招架,更何况英国海军这一次出动的还是北海舰队的主力,指挥官是英国海军宿将约翰·杰维斯,此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绩斐然。”
这也不怪几人灭俄罗斯威风,这么多年以来,俄罗斯一直推行的就是重陆轻海的军事政策,军费预算近乎有80~90都投入到了陆军身上,海军现在还有不少军舰甚至都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初期的时候建造的,这些老掉牙的海军战舰,用来欺负欺负奥斯曼帝国还行,真正的遇上了敌方正规舰队,别说是英国的皇家海军,就算是已经没落的“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海军,都够他们喝上一壶的了。
现在的英荷联合舰队,在波罗的海海域,不断地袭击着俄国的运输舰和护卫舰,就连过往运输商品货物的俄罗斯商船,也都被英荷联合舰队一并扣留。
而俄罗斯海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在这一次海战之中的表现更是不堪,俄罗斯海军连人带船,都一并被英荷联合舰队堵在了港口里,一露头就揍。
所幸英荷联合舰队此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俄罗斯海军有生力量,单纯就只是为了压制。
为了牵制俄罗斯的西征计划,英荷联合舰队在压制了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之后,就大摇大摆地跑到波罗的海沿岸,对着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城市一顿炮火洗地。
也终于让俄罗斯人体会到了当初土耳其人在巴尔干战争之中的绝望感。
创建不起来海上优势,那也就只能陆军定乾坤了,这一次出征的俄军都列装了奥系军械,战斗力并非国内二线部队可比,可是俄军的优势和短板都很明显。
作为欧洲第一人口大国,俄罗斯最不缺的就是灰色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