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 盟友(1 / 1)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引起欧洲各国的敌视和恐慌,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组成的三国联军,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和土伦港登陆,在法国南部的保王党军队的带领支持之下,军队规模已经高达十六万,迅速侵入了阿基坦和朗格多克地区。

而驻守奥属尼德兰的军政总督阿尔伯特·卡西米尔元帅率领麾下的奥属尼德兰军团主力九万兵力,也没有贪功冒进,而是选择就地修筑防御工事,以免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入侵奥属尼德兰,一边等待着与普鲁士军队主力的汇合,荷兰执政威廉五世此时也是被吓破了胆,连忙派遣两万荷兰军队,进入奥属尼德兰,以此来支持阿尔伯特·卡西米尔元帅。

法国的军队规模一下子扩张了二十万,从三十六万暴涨至五十六万。

对于革命的热情,也极大地鼓舞了法国民众为了保卫祖国,反抗外国入侵干预,纷纷应征入伍的行为。

巴登,首都卡尔斯鲁厄,巴登-杜拉赫藩侯卡尔·弗里德里希此时急得就象是热锅上的蚂蚁,前不久在维也纳会议上,巴登也旗帜鲜明地站在正统君主国一派,反对法国奥尔良派革命政权,此时法国奥尔良派革命军队的八万主力现在已经在梅斯汇合,要知道巴登距离法国莱茵河的边境不足十公里,驻扎在梅斯的法国奥尔良派革命军队,急行军的情况下,不到一周就能够兵临城下。

奥尔良派革命法国军队一旦平定了国内的正统派保王党军队叛乱,对外进兵的话,不一定会选择进攻固若金汤的奥属尼德兰地区,早在五年前,奥地利军队就在一直加固修缮着法国和奥属尼德兰边境的防御工事,现在奥属尼德兰军政总督阿尔伯特·卡西米尔元帅麾下的奥属尼德兰军团,兵力接近十万。

法国人也不是傻子,也知道如果在奥属尼德兰地区和奥属尼德兰军团精锐主力硬钢的话,大概率是占不到多少便宜的。

柿子捡软的捏,这个道理谁都明白,那么法国军队要是向东反击的话,那么第一个遭殃的,肯定就是巴登和南边的撒丁王国。

而现在的巴登,就算砸锅卖铁也就只能够将将凑出来七万军队,其中差不多七成都是临时征召起来的农民,真正的正规军也就两万左右,对于自家军队的战斗力,卡尔·弗里德里希心里还是相当清楚的,他很明白,自家的军队能够稳住防线就已经是上帝庇佑了,如果是正面应战的话,巴登军队恐怕不是法国人的一合之敌。

目前的巴登,只能坚守待援了。

-----------------

有着绝对兵力优势的奥尔良派革命军队,已经从正统派保王党军队的手里收复了只有不到三千守军的奥尔良。

不久之后,奥尔良派革命军队又紧接着攻陷了讷维尔、特鲁瓦等城市。

但是,由于法国之前实施数百年的专制王权的根深蒂固,国民议会所颁布的《法兰西王国宪法》在目前也仅仅只是对于国王的征税权力进行了限制。

如果没有盟友的支持的话,那么法国这一次很有可能就在劫难逃了。

而没有卷入反法同盟的俄罗斯、瑞典和丹麦三国,虽然还没有对法国大动干戈,但是对于新生的奥尔良王朝革命政权法国,也都采取了一种敌视的态度。

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派遣俄罗斯驻法国巴黎大使戈利岑公爵面见路易·菲利普一世,公开斥责路易·菲利普一世是窃据法国王位的跳梁小丑,并且要求路易·菲利普一世从法国王位上面滚下来,将法国王位归还于正统合法的国王路易十六。

法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同盟早在第八次俄瑞战争之后就破裂了,两国之间的梁子也算是结死了。

而瑞典和丹麦两国目前虽然因为之前的第八次俄瑞战争的原因,对于这一次反法同盟战争持观望态度,但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为法国站台支持。

毕竟归根结底,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和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都是正统君主大家庭的一分子。大革命而上位的路易·菲利普一世,那么也会落人以口实,这意味着以后出于某种原因,他们的王位也可以被掀翻。

更何况,第八次俄瑞战争失败之后,睚眦必报的俄罗斯可是一直对瑞典虎视眈眈,丝毫没有放弃复仇的打算,如果瑞典敢站边支持法国的话,那么俄罗斯势必会添加反法同盟,然后伺机对瑞典实施报复,并且从瑞典的身上,狠狠地撕下一大块肉来,毕竟俄罗斯对于瑞典的芬兰,也可谓是垂涎已久了。

这样的话,法国甚至宁愿瑞典不支持它。

至于丹麦,还是算了吧,人口还不到两百万的小国,即使是真的支持法国的话,也起不到太大的用处。

由于地狭人稀,丹麦根本就没有战略纵深,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海军舰队,随时可以封锁日德兰海峡。

最后,经过了一番思来想去之后的路易·菲利普一世,只好把主意打到了老盟友——奥斯曼帝国的身上。

渎圣同盟还没有解散,尽管在上一次鲁米利亚半岛战争之中,曾经威名赫赫的老大帝国奥斯曼帝国被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同盟联手打出了列强行列,可是毕竟作为大国的底子还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