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女皇陛下,奥地利帝国驻圣彼得堡大使阿尔弗雷德·冯·普雷斯顿公爵说,奥地利帝国愿意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与帝国保持一致行动的态度立场,维护北欧地区的平衡与稳定。”伊万诺夫伯爵说道:“因为丹麦人向奥地利许诺了,如果奥地利愿意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支持他们,丹麦愿意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宗主权、丹麦西印度群岛、丹麦黄金海岸和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转让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奥地利帝国皇帝查理八世,并且在战后由查理八世皇帝兼任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公爵。查理八世皇帝让普雷斯顿公爵转告我们,如果我们愿意出兵支持丹麦人的话,奥地利帝国愿意为我们提供海军支持。”
闻言,叶卡捷琳娜二世点了点头:“这倒也好,奥地利人的要求并不过分,那么就这样吧,派人告诉奥地利,就说俄罗斯帝国愿意和奥地利帝国在这一次武力干涉瑞丹战争的行动之中保持一致的态度立场。”
“是,女皇陛下。”伊万诺夫伯爵点头答应道。
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皇宫。
在收到了俄罗斯驻奥地利维也纳大使别佐夫斯基伯爵传达的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愿意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保持一致的态度立场,共同武力干涉出兵支持丹麦的意志之后,查理内心也是松了一口气,果然不出他所料。
不久之后,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共同向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发出了最后的外交通:要求瑞典王国的军队立即停止对于丹麦王国的武力入侵行为,并且退回到这一次瑞丹战争爆发之前的边境。
很显然,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还想着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先礼后兵一下,毕竟有兵不血刃地就调停这一次瑞丹战争的可能性,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概率不太大,但是试一试又不会损失什么。
但是,不出意料的,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联合发出的最后外交通,直接就被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给无视了。
这也让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大为光火,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在同一日共同向瑞典宣战,宣布出兵支持丹麦!
现在,整个欧洲大陆才是彻底地乱成了一锅粥,进入了真正的大混战阶段。
目光回到北非战场上,随着开罗北部的最后一道屏障一一伊斯梅利亚的彻底沦陷,整个埃及的腹地内核开罗尤如被剥开了蚌壳的蚌肉一般彻底地暴露在了奥地利远征军的铁蹄面前。
奥地利进攻开罗的先头部队的指挥官武姆泽中将,在看到大批的埃及马穆鲁克骑兵部队正在朝着奥地利远征军第一师的阵地袭来,拔出了一直佩戴在腰间的指挥刀,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还不等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冲到奥地利远征军进攻开罗的先头部队面前,近百门六磅口径的步兵野战炮便向他们倾泻了一片铺天盖地的葡萄弹雨。
面对奥地利远征军炮兵部队的远程强大火力复盖,埃及马穆鲁克骑兵部队如同以卵击石一般的勇猛冲锋,在此时此刻,显得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和可笑。
冲在最前面的埃及马穆鲁克骑兵尤如割麦子一般成片成片地倒下,仅仅只是第一个照面的交锋,这批埃及马穆鲁克骑兵部队的伤亡就已经超过了四成!
“不许后退!不许后退!冲锋!冲锋!”带队的埃及马穆鲁克骑兵指挥官谢里夫帕夏,目毗欲裂地嘶哑着嗓子,大声地喊道。
骑兵部队在全力冲锋的状态之下,可是丝毫没有后退的可能的,一旦冲在最前面的骑兵降慢了速度的话,那么后面的骑兵在全力冲锋,来不及急停的情况之下,是完全能够把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踩踏得就连一个渣都不剩。
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部队之所以能够从十二世纪后期的阿尤布王朝开始,称霸北非一直至今,所依靠的就是令行禁止的极其严格的纪律性。
按照道理来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只不过,在十八世纪晚期的现在,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部队不太走运,一头撞上了奥地利这个过江的猛龙。
第一轮炮轰结束之后,迎接埃及马穆鲁克骑兵部队的,就是来自训练有素的奥地利步兵们的排枪射杀。
一轮齐射过去之后,这一批埃及马穆鲁克骑兵部队伤亡终于超过了七成。
无奈之下,这支埃及马穆鲁克骑兵部队的指挥官谢里夫帕夏只得狠狠地将帽子摔在了地上,语气之中满是不甘地下令道:“命令部队撤退!后翼部队留下来殿后!”
随后,还不等奥地利远征军第一师的士兵们为这易如反掌的胜利欢呼,就等来了各自带队军官和军士们的喝令:“警戒!敌人又来了。”
不远处,一大批埃及步兵也在朝着奥地利远征军第一师的阵地袭来。
站在最前面第一旅的士兵们马上举起了手里的霍恩贝格1786式米涅步枪,三点一线,对准正在视野之中不断放大的埃及军队土兵们扣动了扳机,展开了第一波的射击。
冲在最前面的埃及士兵成排成排地倒下,这让站在大后方,拿着望远镜观察战局的穆拉德帕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下令炮兵给我朝着奥地利军队的阵地开火!”
说罢,后面的埃及炮兵们推着这几十门老旧的三磅炮和六磅炮向前,填充火药包和铅弹之后,准备点燃引信,轰炸远处的奥地利远征军第一师的阵地。
不过,比较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埃及军队的炮兵部队,也压根就没有怎么接受过正规化和成系统化的训练,绝大部分的埃及炮兵,也都是学会了怎么填充弹药、点燃引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