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相比较于奥地利来说,俄罗斯反而才是那个更加需要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同盟的存在。
奥地利当然也不反对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同盟一直延续下去一反正又没有什么坏处。
但是随着奥地利复兴之后,奥地利对于这个和俄罗斯之间的同盟的依赖度也在与日俱减着。
未来,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同盟彻底走向破裂,也无非就是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一、俄罗斯彻底打垮了奥斯曼帝国,并且吞并了奥斯曼帝国剩馀的所有巴尔干半岛地区的领土;二、奥地利一统整个德意志地区,并且将四分五裂的神圣罗马帝国重收一统。
不过,距离上述两种情况,目前对于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来说,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要走,至少十八世纪结束之前是不要再想了。
最近,随着巴尔干半岛战场上战事的进一步白热化,倒也使得奥地利又大赚特赚了一笔。
尽管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舰队在战争之中遭受了重创,但是为了保护首都伊斯坦布尔不暴露在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海军舰队的舰炮炮火之下,还是死死顽强地封锁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而俄罗斯帝国的海军舰队,又冲不破奥斯曼帝国海军舰队对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封锁,商品和货物走海路也都走不出去,于是今年俄罗斯差不多超过60~70
的贸易总量都是盟友奥地利贡献的。
在日德兰海峡实行航运中立政策的小豆丁丹麦人虽然也赚了一笔,但是受限于他们的体量确实太小了,因此赚取的利润也相当有限。
作为俄罗斯对外出口贸易的拳头商品货物—粮食,目前也只能够先出口到邻国兼盟友的中转站奥地利,先把大批量的原粮进行精加工之后,再由奥地利转销到欧洲大陆各国。
由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以及俄罗斯路途限制的原因,导致作为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大国的奥地利现在已经是相当于拢断了世界的粮食市场。
毕竟,在十八世纪的现在,世界各地还是相对于比较封闭的局域,东方的绝大多数国家,由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真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粮食大体上还是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
现在能够有购买力进行大批量粮食购买的国家,不说百分之一百,反正至少9
查理又看向了北方,普鲁士人现在还在为第二次瓜分波兰完毕了之后,国内那些扯后腿的波兰大贵族们忙得焦头烂额呢。
普鲁士现在的人口也超过了一千万,如果能够快刀斩乱麻,经过漫长的阵痛期,完成普鲁士内部德意志地区领土和普属波兰地区领土的国土资源集成,最起码保底也得是个局域性大国。
不过,现在普鲁士同化国内波兰人的难度系数可不低,怎么着也要比奥地利这些年以来一直搞的民族同化交融政策要难。
出于谨慎起见,查理也肯定不可能让普鲁士人这么顺利地完成对于国内波兰人的民族同化行动,谨慎驶得万年船嘛。
让普鲁士有能力继续挡住第二次瓜分波兰行动完毕之后的俄罗斯进一步向中欧地区扩张壮大的脚步就可以了。让普鲁士有机会完成了内部的资源集成,对于奥地利来说,就是养虎为患。
毕竟未来奥地利是一定要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的,一个体量仅次于奥地利,
还有大量波兰人的普鲁士,查理可不敢吞并,就象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之中,德意志帝国不敢兼并奥匈帝国一样,真的兼并了,那就相当于是给自己埋了一颗定时炸弹。
之前奥地利国内虽然德意志民族在国内诸多民族之中总体比重占比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但是单拎出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占比能够和德意志民族相匹敌,
就算是之前第二大的民族匈牙利人也一样。
这就导致了奥地利国内的德意志人在单独面对任何一个民族的时候,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再加之长达数百年的交融同化之中,波西米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除了语言方面以外,其实和德意志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再加之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乌克兰人和波兰人,在以前被奥斯曼帝国长达数百年的统治之后,对于民族几平就连一个最基本的模糊概念都没有。
维也纳中央政府说他们是什么民族就是什么民族。
再加之查理的高祖父利奥波德一世在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彻底地驯服了波西米亚贵族,前几年,在查理和父亲约瑟夫二世老皇帝、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一众维也纳中央政府高层的谋划之下,逼反并且敲掉那些反对派的匈牙利大贵族们之后,在民族主义还没有传播开来的时代,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布局之后,奥地利内部的民族同化交融政策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阻力了。
而普鲁士就不一样了,主体民族德意志民族的占比人口总量虽然不少,但是别忘了普鲁士国内可没有象奥地利一样复杂的多民族问题,自从第二次瓜分波兰行动完毕之后,普鲁士国内的波兰人占比就几乎与德意志人相差无几了。
第二次瓜分波兰的行动完毕之后,奥地利和俄罗斯内部之所以没出什么大问题,那是因为在这之前奥地利和俄罗斯的国力体量,人口和领土面积本来就是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再加之奥地利这些年以来民族同化交融政策的大战略计划一直推进地不错,而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俄罗斯人大体上也一直很稳固。
而普鲁士在第二次瓜分波兰之前,国土面积还不到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就七百多万,不到八百万,其中德意志人也就五百多万,剩下的二百多万都是波兰人,在东普鲁士和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