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河仙(2 / 2)

文袋,掰开蜡封,浏览通读一遍过后问道:“普鲁士人竟然盯上了安南?”

没错,这份情报的大致内容就是,一支由八九百名规模左右雇佣兵组成的普鲁士民间殖民团体,在安南的最南部一河仙登陆,击败了当地的河仙政权,并且宣布河仙为普鲁士王国的海外殖民地。

1671年广东雷州人莫玖率众开发真腊东南沿海地带,通过创建武装力量、开垦荒地、经营银矿等手段将该地发展为“小广州“式商港。1708年正式归附广南阮氏政权,获封河仙镇总兵,形成延续百馀年的华人自治体系。

郑天锡执政时期(1735—1771年)达到鼎盛,管辖范围复盖今越南金瓯至柬埔寨白马省海岸线。该政权延续明朝典章制度,设学宫、兴科举,成为中南半岛三国缓冲地带。期间建造三面城墙及天然护城河防御体系,并开设“三宝寺“等华人文化设施。

18世纪末受暹罗郑信王朝军事打击及西山起义影响,河仙政权逐步丧失自治权。

17—18世纪作为暹罗湾内核港口,年均对华贸易额占广州东南亚贸易量的30。主要出口锡锌金属及热带农产品,进口丝绸、糖类等商品。考古发现的金瓯沉船(1723—1735年)出水6万件清国瓷器及386块锌锭,印证其国际贸易规模。

整个十八世纪,越南实际上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北方被郑主家族掌控,挟持后黎朝的傀儡皇帝;南方则是阮主家族的地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