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只需要对自己的臣民们负责就好了,除非这些德意志小邦国们愿意服从奥地利,作为名副其实的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德意志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
否则,奥地利是没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他们的国土和主权安全与完整的。
对于这些平日里总是有事没事就和法国人相互勾结,和奥地利分庭抗礼的德意志小邦国们。奥地利还愿意拉它们进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一块愉快地挣钱分果果,就已经是奥地利大人有大量了,不能够奢求更多了。
尽管奥地利最一开始的目的也不单纯,仅仅只是想要为自己开辟新的商品货物倾销市场,以此来助推深化国内的工业革命进程,并且将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众德意志小邦国们在经济方面和奥地利实行深度绑定,以此来为奥地利日后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减小阻力。
但是这也只是出于奥地利主观层面的因素。
从客观因素上面来看,这些添加了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的小德意志邦国们,也确确实实地是得到了实惠,既享受到了来自于奥地利国内物美价廉的商品货物,而且在和其他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成员国进行贸易的时候,也免除了缴纳那些杂七杂八的商品货物过路关税,并且进一步地促进了国内的商业贸易量额的发展增长。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这句话套用到一个国家的身上也是一样,你不能够仅仅只是光去看它想了一些什么,你同样还更要去看它干了一些什么。
毕竟,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放眼全世界,哪一个国家的对外交往方式方法,不是以本国利益至上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和准则的?
不过,对于怎么卖掉这帮挟法自重,和奥地利分庭抗礼的德意志小邦国把奥尔良派革命法国军队放进来削弱它们这一点,还是相当地讲究方式方法的。
奥地利未来是一定要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的,那么就必须要做到维护好德意志民族的感情,毕竟日后的统治和民意基础可不能够丢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类似的道理,在欧洲也并不是没有。
只要赢得了这些德意志小邦国民众们的民心,哪怕是这些德意志小邦国的政府不愿意,那么德意志统一统一也是大势所趋。
而且随着民族主义在欧洲各国的传播,底层的德意志民众们越发渴望着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祖国,来作为他们的后盾,而资本家们也希望能够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和市场,助推资本的发展。
哪怕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可是这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即使是作为各德意志邦国的统治阶级,也没有办法完全做到能够忽视他们声音和存在。
虽然武力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这条路行不通,一定会招致欧洲各国的干涉掺和,但是可没有说过和平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这条路行不通。
论起来在军事打仗这一方面,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或许确实是不在行,但如若是论起来内政外交这一方面,在欧洲除了英国佬能够跟奥地利一决高下以外,可还没有国家能够望其项背。
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大壳子还在,哈布斯堡皇朝的查理八世皇帝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正统合法皇帝,是真的占据了民族大义,和法国皇帝路易·菲利普一世那个为了自抬身价而僭位称帝煽动法兰西民族主义的西贝货可不一样。
等到战后法国人不说被打残了,最起码的也得是元气大伤,再加之欧洲各国对于法国的警剔敌视,法国人对于奥地利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进行武力干涉的可能性并不太高。
一贯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和离岸平衡的大英帝国,光靠着自己的那一支袖珍规模的英国陆军龙虾兵,想要在战后对奥地利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的行动上无疑也是痴人说梦。
作为岛国孤悬欧洲海外的英国想要干涉奥地利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那就必须要在欧洲大陆上查找一个打手。
法国人不行,那就只有俄罗斯人了。
但是英国人敢放心扶持战后吞并了芬兰和保加利亚地区领土,并且一直寻求冲出黑海的俄罗斯来对抗奥地利吗?
这还是一个疑问,届时一个想要冲出黑海的俄罗斯帝国,和一个想要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的奥地利帝国,究竟哪一个对于英国的威胁程度更高,那也不好说。
亲自上场,英国人的脑子还没瓦特,英国人的皇家海军舰队虽然独步天下,但是英国人可不敢拿自己的海军和奥地利的海军进行一波梭哈。
就算奥地利的海军全都打完了,这也不会影响奥地利在欧洲大陆上依旧还是一个陆权大帝国的地位,大不了奥地利就放弃目前在海外的所有殖民地,缩回本土,反正奥地利现在在海外殖民地扩张体系铺的摊子还不大,及时止损,损失也不会太大。
毕竟,已经沉没的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而英国人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那一支独步天下的强大海军的话,他们什么都不是,只能继续退回到英伦三岛,那些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能不能够守住,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所以,想明白了这一点的查理也并不着急,到了最后无非也就是进行利益交换的问题。
随后,查理又看着目前奥地利帝国的海外殖民地图。
奥地利帝国目前的海外殖民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奥属西印度群岛殖民地、
奥属黄金海岸殖民地和奥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殖民地。
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战略价值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