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 第15章 中考那年,我凭运气上了县一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中考那年,我凭运气上了县一中(1 / 4)

中考那年,出事的不是我,是数学卷子。

这句话听上去像在凡尔赛,但真说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别扭。

一晃三年。

从我被卷进重点班开始,日子就像被人按了“倍速键”。

初二上、初二下、初三上……每个学期都长得差不多:早自习困、晚自习困、中间上课也困。

唯一稳定不变的是——我运气一直挺好。

月考时,某次英语完形填空我靠语感乱选,结果对了二十个;

数学有一回,我大题算岔了方向,中间过程错得离谱,最后数字阴差阳错写对了,批卷老师给了大部分分;

物理小测没复习,考前跟同桌借了一眼公式表,结果考题全是那几条。

久而久之,我难免有点飘。

不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飘,是那种——

“我好像天生比别人多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在最后一秒帮我按一下正确答案。”

你说我不努力吧,也不是不学。卷子我也做,课我也听,只不过跟班里那些眼里只有题的人比起来,我明显没那么拼。

他们是“对着题往死里钻”;

我更像“先做一点,剩下交给命”。

中考前一个月,学校气压低到连风扇都不敢转快。

走廊里贴满了倒计时牌:30天、29天、28天……每过一天,数字少一个,人的黑眼圈多一圈。

晚自习,前排有人默背化学方程式背到嘴皮子起泡;后排有人拿着卷子哭——真哭,那种压抑的抽噎声,连老师都没心思骂。

只有我,夹在中间 irgendwo。

桌洞里的那本小破“账本”,已经被我翻得卷边。

上面多了很多条:

记录越多,我越不敢说自己“努力不够”。

因为一旦承认自己不够努力,那我所有的好结果就只剩下两个字——抢的。

中考前一天,班主任照例要来一波“临门一脚鸡血+迷信套餐”。

“明天考试,吃早饭一定要吃鸡蛋,寓意‘旗开得胜’。”

“不要吃面条,容易缠。”

“路上看见红旗可以在心里默念一下祝愿。”

他讲这些的时候,我看着他手上的名单——那是一个个孩子的名字同时变成不同颜色的未来。

晚自习快结束时,杨静把我叫出教室。

“明天紧张不紧张?”她问。

“还行吧。”我说,“紧张也得考,不紧张也得考。”

“嘴上挺硬。”

她盯着我看了几秒:“林宴,你知道你这一届跟以前几届,有什么不一样吗?”

“题更难?”

“不是。”

她摇头:“这一届,运气特别重要。”

“……”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我有点意外。

“不是迷信那种运气,是现实。”她说,“今年政策改了,县一中的名额少了,镇上学校多了,指标一刀切下来,能出去的少了一截。”

“在一条窄路上挤的人越多,谁踩空一步,谁就掉下去。”

她顿了顿:“你这种人,不踩空也能被别人说是‘运气好’。”

“老师,你是不是在安慰我?”我笑。

“我在提醒你。”她说,“明天能做的就一件事——不要故意把自己往坑里拱。”

她拍拍我肩:“别想着用什么玄学办法‘保佑考试’,你给我老老实实按平时该做多少做多少。”

“至于运气那一块——”

她看了我一眼,“不是你求来的,是你把前面的事做好后,多出来的一点零头。”

我点点头,没反驳。

但我心里清楚:

到了考场那种地方,人是很难只相信自己努力的。

中考那天,天热得离谱。

我穿着学校统一发的浅蓝色t恤,站在考点门口,看着那条被人挤得水泄不通的街,心里有一瞬间的恍惚。

——这条路,走过去,可能就不是原来那条路了。

家长挤在警戒线外,有的给孩子扇扇子,有的往孩子嘴里塞最后一颗巧克力。

我妈没来,她要在家看店。我爸请不了假,托了我舅舅送我来。

舅舅递给我一个煮鸡蛋:“路上没摔吧?”

“摔了也得吃。”我接过来,剥壳的时候被烫了一下。

“你就好好考。”舅舅说,“别想乱七八糟的。”

“知道了。”

走进考场那一刻,我突然很想回头看一眼——不是看亲戚,是看那条路。

但监考老师已经在喊:“手机关机!快点进来!”

考场里,桌子排得整整齐齐,窗户开了一半,风从走廊那边挤进来,带着一点尘土味。

第一科语文,正常发挥。

第二科理综,我靠着平时的记忆把公式一条条往答题纸上怼。

第三天上午,数学。

——重头戏。

卷子发下来的时候,纸张油墨味有点重,我深吸了一口,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前面选择题,手感还行。

有两三道我纠结了一下,最后凭直觉选了一个。

填空题部分,有一题我明显没算出来,只能先空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