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我。
我装作没看见,站到靠后一点的位置。
【001 号对象已进入“事件现场”。】系统播报,【请注意言行。】
“你闭嘴。”我暗骂。
——
镇里的中年干部先讲话,内容八股到我可以默背:
什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
什么“古柳村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什么“今天来,是带着项目、带着资金、带着希望来的”。
旁边银行小伙子负责发折页,嘴里念叨着:“我们小额贷款利率低、周期灵活,专门针对有发展意愿、有还款能力的家庭……”
我眼睛却一直在盯着那张“重点帮扶户名单”。
王支书很贴心地拿出来,一边念一边把名单举高——
“苏家,吴家,小黄牛场,老马……”
“等会儿。”我嘴角抽了一下,“小黄牛场是人名还是牛名?”
周甜差点笑出声:“人家那家是养牛的。”
我:“哦。”
名单念完,王支书转头看我:“林宴,你们搞实践的,不是也要帮忙出出主意?”
我心里一紧:“我们主要是做调研,调研。”
“调研就更要说话。”他眼里闪着光,“一会儿你可以代表年轻人讲两句。”
系统在旁边疯狂刷提示:
【检测到:你将有机会干预本次“第一笔小好运”的落点与形式。】
【建议:不要再说“随便”“看你们安排”之类的话。】
我深吸一口气。
这时候,银行小伙已经发完折页,镇上女干部接过话,“重点帮扶对象”被请进村委会议室里,准备“具体了解情况”。
我被王支书半推半拉拽了进去。
——
会议室不大,一张长桌,两边挤着人。
苏小杏坐在靠门那一侧,她爸坐她旁边。
我小时候叫“苏叔”的那位,现在瘦得有点脱相,脸色蜡黄,手背青筋突出,整个人的气场从“做小生意跑前跑后”的利落变成了“被病和债磨过一遍”的疲惫。
他一边听镇干部讲“政策好啊”“机会难得啊”,一边下意识搓手,搓到手背一片红。
“苏师傅,你家之前小卖部经营情况,我们也了解一点。”镇干部翻着资料,“这次呢,银行这边有一笔‘小额贴息贷款’,专门给像你这样有经营基础的家庭。利率低,还款周期长,前两年还有部分贴息补助。”
银行小伙立刻接话:“对对对,我们可以帮您重新盘活小卖部,或者扩展一点业务,比如做小超市呀、加盟便利店呀,这样收入会更稳定。”
“加盟……”苏叔眼神有点发飘,“要多少钱啊?”
“这不就是贷款能解决的吗?”小伙笑得一脸职业,“你有场地,有经验,又是我们‘重点户’,很适合做试点。”
我听着总觉得耳朵痒——
这话哪儿熟呢?
哦。
电商平台、加盟店、培训班,谁来谁都说“你只要出一点点钱,剩下的交给系统”。
系统适时插了一句:
【提醒:本次“机会事件”并非必然为福。】
【如贷款用途与实际承受能力不匹配,可能放大债务压力。】
“你要我现在阻止?”我在心里问。
【不是阻止。】
【是引导:让‘好运’落在他们真正能驾驭的部分。】
“你意思是——帮他们拿到那点优惠,但别让他们一头扎进大坑?”
【理解不错。】
我抬头,看见镇干部已经翻到下一页:“如果你有疑虑,可以从小额开始。我们这边也可以帮你联系供货渠道……”
苏叔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苏小杏突然开口:“我想听听你们说的‘风险’部分。”
她眼睛盯着那份纸,语气冷静得有点不合时宜:“刚才优点说了半小时,风险应该也有三分钟吧?”
镇干部愣了一下,场面微妙地静了两秒。
银行小伙干笑:“主要风险就是,经营不善的话,需要按时还款嘛,不过前两年有贴息,压力会小很多——”
“前两年之后呢?”她打断,“我们要是还不起,会怎么样?”
“这……”小伙往镇干部那边瞟了一眼。
镇干部咳嗽一声:“如果真遇到困难,我们也会协调,但理论上,贷款总是要还的嘛,可能会影响后续信用记录。”
“影响我爸的,还是影响我?”她追问。
“都会有记录。”
空气开始变得有点尴尬。
我看着苏小杏那张脸——
她一点不像“来看机会”的人,更像“来旁听一场审判”的。
系统在旁边丢了个提示:
【001 号对象‘理性评估能力’:在线。】
【这不是“瞎签字”的类型。】
“那你还让我给她安排这个所谓‘机会’?”我皱眉。
【机会不等于坑。】
“那我要干嘛?”
【发言。】
仿佛被暗示召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