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那份狮子大开口的电报,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
在黑石峒与遥远的华盛顿之间,激起了层层无声的涟漪。
指挥部里,众人都在等待着对方的回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不安的寂静。
宋文渊的回复,比预想的要快,却也更加耐人寻味。
步话机里传来的声音,恢复了以往那种略带慵懒的腔调。
但仔细品味,却能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赞赏?
“林队长,你的购物清单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宋文渊轻笑一声,“威廉姆斯先生看了之后,沉默了很久。
他说你很有魄力。”
林凡面色平静:
“宋先生,我只是在评估执行贵方战略所需的必要成本。
勐波通道不是旅游景点,缅共也不是柳元麟。
没有足够的火力,我的弟兄们就是去送死。
这不符合投资的原则,不是吗?”
“原则、说得很好。”
宋文渊拖长了语调,“华盛顿的朋友们原则上,同意你的部分请求。
但需要看到更明确的价值体现,才能释放如此级别的投资。”
“哦,怎样的体现?”
“第一批物资,西挺2重机枪及配套弹药两万发,以及部分地图和通讯器材。
己按原计划启运,预计明日抵达预定交接点。
这,是我们的诚意。”宋文渊先给了一颗甜枣。
“至于81迫击炮和巴祖卡…”
他话锋一转,“需要等你部对勐波通道,完成初步火力侦察。
并提交一份详尽的、可行的攻击方案后,再行审议。
当然,tnt炸药我们可以先提供一百公斤,用于试探性爆破。”
林凡心中冷笑。
美国人果然老辣,既不全盘拒绝,也不轻易满足。
他们只付首付款,要看到阶段性成果才肯继续投资,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可以。”
林凡没有纠缠,“我会立刻派出侦察小队。
希望贵方的后续审议能跟上我方的行动速度。”
“当然,预祝侦察顺利。”宋文渊意味深长地结束了通话。
放下步话机,林凡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第一步,成了。
西挺2重机枪和两万发子弹,这是实实在在的增强。
尤其是对低空敌机的威慑和压制步兵冲锋,效果将远超现有的轻机枪。
“韩德胜!”
“到!”
“你亲自带一个排,去老地方接货!
验货要细,一颗子弹都不能少!
回来后,机枪优先加强到东南主防线和鹰嘴崖侧翼!”
“是!”韩德胜领命而去。
指挥部里的气氛轻松了些许,至少美国人没有翻脸,还给了真家伙。
然而,林凡的一石三鸟之计,另外两只鸟也开始悄然扇动翅膀。
当日下午,陈剑带来了两个截然不同却都至关重要的消息。
“支队长,克钦独立军那边的渠道有回音了。”
陈剑低声道,脸上带着一丝不可思议,“他们确实把我们要打勐波通道的风声放出去了。
但是缅共东北军区那边的反应,很奇怪。”
“怎么说?”
“他们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大规模调动部队加强防线。
反而,收缩了前沿的几个哨所。
而且…”陈剑顿了顿,“他们通过克钦人,传回来一句很模糊的话。”
“什么话?”
“山水有相逢,生意归生意。”
指挥部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品咂着这句话里的味道。
“山水有相逢,生意归生意?”
林凡轻声重复了一遍,眼中精光闪烁。
这不是战书,这甚至不能算是警告。
这更像是一种试探?
一种撇清政治立场,强调利益可能的暗示?
“他们是不是以为我们真要去打通道,所以想避免冲突?
或者想和我们做交易?”王雷挠着头,有些困惑。
“更像后者。”
陈剑分析道,“缅共也不是铁板一块,东北军区深处缅北,补给困难、生存压力很大。
他们可能并不想和我们这样一支战斗力不弱的武装死磕,尤其是当我们表现出只是拿钱办事的倾向时。”
林凡微微颔首。
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缅共不仅没有敌意升级,反而流露出了某种程度的理解甚至合作的试探可能性。
这为他后续的操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继续通过克钦人保持接触,态度可以模糊,但释放善意。”
林凡下令,“暗示他们,我们对政治不感兴趣,只对生存和生意感兴趣。”
“明白。”
陈剑刚领命,一个负责监听国民党残军方向的参谋匆匆进来,递上一份刚破译的短电。
“支队长,柳元麟部残余电台活动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