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浮世绘> 第212章 红线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红线7(2 / 3)

畅的线条。亦未则负责辅助,她精准地处理着锁边、钉珠等需要极大耐心的细节,她那善于处理复杂结构的大脑,在理解礼服的内在支撑和力学平衡上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为对方制作礼服,成了婚礼前最私密、最深刻的仪式。一针一线,都缝进了无声的爱语和承诺。当两件礼服最终成型——月色那件是简洁优雅的a字裙摆,线条柔和,背后是一个用红线刺绣的精巧同心结;亦未那件则是利落的连体裤装款式,剪裁硬朗,却在领口和袖口用同样的红线绣着呼应月色的纹样——她们看着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惊艳的泪光。

“这是我穿过最美的衣服。”月色抚摸着亦未裤装上细密的红线刺绣,轻声说。

“因为是我为你做的。”亦未拥住她,下巴轻抵她的发顶,“而你,造就了现在的我。”

婚礼前夜,亦未收到了父亲的回信。没有多余的话,只有一张飞往她们城市的机票订单截图,航班抵达时间是婚礼当天上午。亦未看着手机屏幕,久久没有动弹。月色走过来,从背后抱住她,感受到她身体微微的颤抖。

“他来了。”亦未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他来了。”月色重复着,给予她无声的支持。

婚礼日,天公作美。初夏的阳光明媚而不炙热,“红线空间”被鲜花、绿植和红色的线艺装饰点缀得如同一个梦幻的森林。宾客们陆续到来,穿着他们自己理解的“盛装”,有人是正式的礼服,有人是带有手工元素的民族服装,每个人都带着真诚的笑容。

亦弘毅在李婉的陪同下准时抵达。他穿着深色西装,表情依旧严肃,但在看到焕然一新的“红线空间”和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光彩的女儿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他走到亦未面前,沉默片刻,递上一个古朴的首饰盒。

“你母亲留下的。”他声音低沉,“她说…留给你的未来。”

亦未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品相极好的翡翠平安扣,温润通透,带着岁月的包浆。她记得,母亲生前偶尔会佩戴它们。一股热流冲上眼眶,她努力忍住。

“谢谢您,爸爸。”她轻声说,这是多年来她第一次如此自然地叫出这个称呼。

亦弘毅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一旁的月色,顿了顿,说:“好好待她。”

月色微笑着,郑重回应:“我会的,伯父。”

仪式即将开始,宾客们在“百纳之路”两旁落座。音乐响起,不是传统的《婚礼进行曲》,而是一首空灵悠扬的大提琴曲,是月色一位音乐家朋友特意为她们创作的,名为《线的絮语》。

首先从“百纳之路”一端走来的是月色。她穿着那件象牙白的真丝缎礼服,头发简单地挽起,戴着亦未送的红线项链和母亲留下的翡翠平安扣。她没有戴头纱,面容平静,眼神澄澈,步伐稳健地走在由众人祝福铺就的路上,阳光透过红线穹顶,在她身上洒下柔和的光晕。她手中没有捧花,而是拿着一个用红线缠绕的小小梭子。

接着是亦未。她穿着同色系的真丝连体裤装,身姿挺拔,步伐坚定,短发利落,眼神是惯有的锐利,此刻却盛满了几乎要溢出的温柔。她手中拿着一个古老的线轴,上面缠绕着红色的丝线。

她们在“百纳之路”的尽头,在那幅象征着传承与联结的织锦前相遇。没有父亲挽着女儿交付的环节,她们是独立的个体,平等地走向彼此。

担任仪式主持人的是严教授。他微笑着看着自己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和她选择的伴侣,声音温和而有力。

“各位亲友,今天我们聚集于此,并非见证一场传统的结合,而是见证两个独立而完整的灵魂,决定将她们的生命之线,主动地、充满喜悦地交织在一起。”

他看向亦未和月色:“亦未,月色。你们手中的梭与线,象征着创造与联结。请告诉我们,你们为何选择彼此,又希望共同编织怎样的未来?”

亦未率先开口,她看向月色,目光专注,如同凝视唯一的星辰:“遇见你之前,我的世界是黑白的坐标图,只有目标和路径。是你,教会我辨认色彩,感受风的温度,理解一根线的重量。你是我生命里最意想不到、最美好的图案。月色,我愿意与你分享我所有的理性与脆弱,守护你的梦想与坚持,用余生的每一天,学习更深刻地爱你。”

她的声音平稳,却带着撼人心魄的真诚。台下,亦弘毅微微动容,李婉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月色眼中泪光闪烁,她举起手中的梭子,回应亦未的线轴:“亦未,你像一座突然出现的灯塔,照亮了我安于一方却或许有些孤单的港湾。你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更坚定自己的根。你教会我勇敢,也给了我勇敢的底气。我愿意与你分享我所有的感性与坚韧,支持你的翱翔与归巢,用我手中的梭,与你手中的线,共同编织我们独一无二、坚韧而温暖的人生。”

没有刻板的誓言,只有发自肺腑的告白。严教授欣慰地点点头:“那么,请你们交换信物,完成这生命的联结。”

她们交换的不是戒指——戒指早已戴在彼此指间。亦未从线轴上,引出一根红线,小心翼翼地缠绕在月色左手手腕,打上一个牢固而精巧的结。月色则用手中的梭子,穿过亦未引出的红线,然后将其缠绕在亦未的右手手腕,同样打上结。

两根红线,将她们的手腕联结在一起。

“现在,”严教授说,“请你们共同完成这幅织锦的最后一步。”

织锦早已被安置在一个轻便的木架上。亦未和月色走到织锦前,她们被红线联结的手腕,使得动作需要彼此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