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陆军为核心、融合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战术兵团!”
“基本配置:坦克营、炮兵营、防空营、支援保障营!”
“特点:打破传统单一兵种界限,通过组合实现‘任务式编组’,根据作战需求灵活调整兵力结构!”
“难点:战场信息不能及时传达。”
这句话被老同志用红笔涂了一遍又一遍,为了表示重视,还加上了好几个感叹号。
“设想目标:空地协同,执行空地一体突击、区域拒止等任务!”
破案了!
怪不得眼前这个换防的队伍,居然是由不同的军种组合而成。这,这算是“合成旅”的一次初步探索嘛?
这眼光,没谁了!难怪不得前面那个跟“星球大战”一样还未发生的故事,您听得那么起劲!
这是早就想好了?
就在江夏愣愣不语的时候,老同志探过身子,把他重点标明的“战场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后面的感叹号去掉了两个。
“呵呵呵,本来想全部去掉的。可听到你说起卫星定位,那就再留两个。你要是说得好,我算你厉害哦!”
嘿!瞧不起谁哪!给您画个超级大饼出来……
就在江夏整理思绪,想来个长篇大论的时候,老同志又笑眯眯开口:“要,近期能实现的!”
那您还不如杀了我,这会咱的卫星计划还没开始搞吧……
江夏可是知道这些老同志嘴里的近期,指定不能是什么五年规划里的“近期”,性急点的,巴不得你今天说能做,明天就让你把样机给弄出来。
而且,卫星定位方面的知识,江夏是没有的。你要是让他弄弄卫星的构件还差不多,定位导航这种高端的玩意,估计只有请“女神”回来了。
“怎么,不行了嘛?”
嘿,这咋能说不行!江夏开始转圈圈。
有了!无线电三角定位法!
“宝强”哪?快来,给我长长脑子!
简化公式是啥来着,就是绿泡泡刚出那会,不是有大神就通过摇一摇精准定位来着的嘛,当时还认真的学习了一下的。
(在此说明,不经过他人同意,擅用此法,需要负责任的哦!
有了!
假设:每个接收点测得的方位角对应一条从接收点出发的射线,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目标位置(平面二维定位);若需三维定位,需至少三个接收点。
设接收点a(x1,y1)和b(x2,y2)测得目标方位角分别为θa和θb,则目标坐标(x,y)满足:tan(θa)=y?y1\/x?x1,tan(θb)=y?y2\/x?x2
这样就完成了!
不对,这只是角度测量,还有个距离测量咋玩来着……
江夏翻遍了记忆,都没把这玩意弄出来。到了一句博主的原话:
“此种方法,平台标注了不易发布,哈哈哈,各位亲友我们就简略一下。知道结果就行了!请多多为我点赞!”
赞你个大头鬼!我都开挂到这种程度,直接把脑子当成计算机用了,就这,还不能解决无线电定位?
江夏郁闷。
好在“宝强”叼着雪茄看了会,对着江夏勾勾手指。
“看好了!我琢磨出来的雪茄定位法!但这个玩意只有金珍能用熟悉了,其他人都算不出来!”
设信号到达接收点 a 和 b 的时间差为 Δt,光速为 c,则距离差为 d=c?Δt,满足:√(x?x1)2+(y?y1)2?√(x?x2)2+(y?y2)2=d
结合另一组接收点(如a和c)的距离差,联立方程求解。
哦!
江夏抓抓下巴,在这行公式下面画了个坐标轴,再画出两道双曲线,在双曲线上打上点点。
“宝强兄,你那个方程的通解,是不是这样的?”
“呃,差不多吧!”
你妹!
什么雪茄定位法!这不是双曲线定位嘛!老子后世的时候没少用超声波探伤仪来检验复合材料板状结构的损伤定位!
只不过后世的的探伤仪已经全智能显示了,不会列出数据让你自行计算罢了!
原来,双曲线定位不止能用到探伤上面,还有用到无线电定位这一块?
江夏拍拍脑袋,啧,灯下黑啊!
有些东西用熟练了,就把它的成型原理扔一边去了,属实有些难绷!
不过原理搞懂了,那就好办了!
“嘿嘿嘿,老同志,这办法不就来了嘛!我们只需要在相关的地点建立已知位置的接收点,比如无线电基站或者雷达站,在通过测向设备,比如电台的天线之类的,用来测量目标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波方向……”
“通过简单的几何关系,每个接收点测得的方位角对应一条从接收点出发的射线,那么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目标方位!”
换成别人,比如说大个这种的,早就满眼蚊香圈了,但老同志却是跟上了江夏的思路。
老同志也拿了只烧焦的木棍,在板子上跟随江夏的指示,写写画画了一番。
“嘶……这个东西好!不过,这只是二维定位吧!”
老同志点了点坐标轴,嗯,现在轴上面只有x和y,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