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第842章 总有实在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2章 总有实在人!(1 / 2)

城贵小姑娘拿出自己的钢笔在江夏面前晃了晃:“你真的确定就是这个?”

“嗯呐!”

"选用05毫米孔径的钢笔尖,把笔杆锯短,焊在6毫米的细铜管上。"

江夏挪了挪身子,在墙上画了个"y"型管道示意图:"铜管分两路,一路接浸膏储罐,一路接压缩空气。利用文丘里效应,压缩空气会'吸'着浸膏喷出,形成50微米左右的雾滴,比头发丝还细,不会堵塞的……"

条理清晰,原理分明,介绍简洁……

然而,现场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

是的,这下子,大家伙全用疑惑的眼神看向江夏了。

“等等!” 王厂长急得往前凑了两步,手里的搪瓷缸子都差点没端稳。

“江工,这…… 这太玄乎了吧?”

王厂长心里直打鼓,昨天还跟旁边设备厂的老伙计吹嘘“中药厂来了个专家,我们的设备就要鸟枪换大炮了!”

结果,今天就变成 “钢笔头改造”,这要是传出去,中药厂用钢笔头造机器,不得被旁人笑掉大牙?

“您看咱要不要…… 再想想别的辙?哪怕买个便宜的铜喷头也行啊!”

王厂长是陪着城贵看见了计算机上,那些不认识的专家对这小子是评价的。专家们老在说他能“就地取材”,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材”能“就”到这种地步!

生产科老刘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笔记本都停了:“江工,这钢笔尖细得跟绣花针似的,浸膏稠点不得堵成实心的?上次咱试过手摇喷雾器,就因为浸膏太稠,喷头堵得用铁丝通了半天才通开。”

前来支援的钳工李师傅没说话,伸手接过江夏手里的钢笔,对着阳光看了看。

诶,真就是上周自己帮闺女买的钢笔,啧啧,这玩意薄得跟纸片似的,焊在铜管上都怕一使劲捏变形,还指望它喷雾滴?

这玩意就适合插在上衣兜显示自己是个文化人……

别到时候压缩空气一冲,钢笔尖直接飞进罐里,那可就闹笑话了。

江夏看着一屋子人怀疑的眼神,连旁边端着茶水的大老王都偷偷捂嘴笑,无奈地叹了口气。

诶,我本将向心向明月啊……想着朴实一点……

他转身走到刚刷白的墙根下,用袖子把原先写的 “钢笔尖” 三个字蹭掉,胳膊肘抵着墙,手腕一转,写下一串让众人瞬间安静的字:

“一种基于文丘里原理的气液同轴式微雾化喷嘴”!

城贵凑过去,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基、于、文、丘、里…… 这啥呀?”

王厂长眼睛猛地一亮,搓着手重复:“文丘里原理!气液同轴!微雾化喷嘴!” 他虽然听不懂具体啥意思,但 “原理”“同轴”“微雾化” 这几个词,听着就比 “钢笔头” 洋气一百倍!

心里的忐忑瞬间消了一半,暗忖:还是江工有学问,换个名立马就不一样了,这听着就是外国专家搞的技术!

外国的东西,就是好!

没看东北制药总厂那边上了个联盟的生产线,都牛气的不行……

生产科老刘赶紧把这串字抄在笔记本上,笔尖都快戳破纸了,边抄边嘀咕:“文丘里…… 是联盟还是高卢鸡的专家?听着像高卢鸡那边的名,肯定是高科技!”

哟,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江夏瘪嘴,但还是清清嗓子补充一句:“这‘文丘里原理’是意大利物理学家文丘里在 1797 年发现的,简单说就是:流体流过狭窄的地方时,流速会变快,压力会变低。就像咱用茶壶倒水,壶嘴越细,水流越急,一个道理。”

“哦!你这么说我就懂了!前面岔路口有家川省人开的茶馆,里面的小二用这么长的茶壶嘴倒茶,那茶水流的歘欻欻的。我还以为是他举得高……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李师傅一拍大腿,有些乐不可支:“还得是文化人啊,一个倒水都能讲出这么多的道道……”

“嗯!是的……”

江夏继续画图,用粉笔在管道狭窄处画了个箭头:“咱这‘喷嘴’的钢笔尖就是‘狭窄处’,压缩空气从侧面的铜管流过来,到笔尖这里流速变快、压力变低,就会把上面浸膏管里的浸膏‘吸’下来,两者混合在一起,从笔尖喷出去。

工作状态下,不用考虑堵塞的情况……”

“至于你们考虑的这玩意经不经用的问题……呃,尽量找英雄笔吧,毕竟他们有点奢侈的在上面用上了‘铱’!”

城贵也恍然大悟,举着自己的钢笔说:“那我这钢笔写字,是不是也用到这原理了?墨水从笔尖细缝流出来,就是因为流速变快?”

“差不多这意思!”

众人满意点头。

就连大老王都抱着胳膊在人群后偷偷乐,不过,他想的却是:‘诶,对喽,就这个味儿!先甩个接地气的土办法把你们吓一跳,再掏个高大上的专业名词把你们震住。

这套路,这呆毛崽玩得是越来越溜了!’

但……

江夏看着众人瞬间转变的态度,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滋味。

他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对“洋名词”近乎盲目的信任,已经烙印在许多人的思维里。

大家勤劳、肯干,充满建设热情,但在面对源自外部、尤其是西方的概念时,那刚刚挺起不久的腰杆,似乎又不自觉地弯了下去几分。

“我这小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