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第915章 就算没程序,照样开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5章 就算没程序,照样开机!(2 / 2)

p>

核心的“大脑”,自然是那台军绿色的单板计算机,它被慎重地安置在帐篷内最稳固的一张桌子上,电源线通过稳压器直接连接到了外面那台嗡嗡作响的200汽油发电机上,确保这最金贵的部件能得到最稳定的能量供应。

从“早潮”号上拆下来的那些精密部件,此刻成了围绕“大脑”的“感官神经”。那台被江夏用“结实实实”的焊功处理过的前置放大器与滤波器模块,被用螺丝勉强固定在一个木板上,再通过那捆看起来有些凌乱、但被江夏担保“绝对通畅”的线缆,与单板机的输入端口相连。

那些重新组装在临时框架上的水声接收头,则由两名战士小心翼翼地护送出了帐篷。他们用长杆将这敏感的装置缓缓送入被浮标标记的试验水域,连接着接收头的防水电缆像一条脐带,从水中一直延伸回帐篷,最终接入系统的前段。

为了“看到”水下的声音,一台外壳有些斑驳的老式示波器被搬到了单板机旁边。它的阴极射线管屏幕是了解信号形态的关键窗口,一根屏蔽线将它的探头与单板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起来,等待着将无形的声波转化为跳动的光点轨迹。

而在工作台的另一端,一台更显“古典”的多通道笔式记录仪已经就位。科研人员小心地灌入墨水,检查着记录纸卷是否安放平整。

几支纤细的墨水笔尖悬在纸面上空,它们的任务是将关键的信号特征,以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方式——墨线曲线来记录相关数据。

最值得关注的,却是那个信号调理器。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过滤杂音的一把好手,虽然它是个拼凑货,用了不少旧收音机的零件,但却能把放大后的信号 “捋顺”,方便单板机读取。

诶,还记得纯一郎那边的那个啥水博士说的,各种杂音太多了嘛?

我们的士锷老师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一个拼凑件就完全碾压了小本子的照本宣科。

不得不说,那时候我们的科研人员,思路是真的活络!

“各单位最后确认状态!”

“供电正常!”

“信号通路……呃……虽然丑了点,但通路正常!”汇报的技术员看了一眼江夏的焊点,补充道。

“水听器下水完毕!”

“记录设备准备就绪!”

“好!听力测试第一次……开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