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百炼。
他全力运转功法,法力被迫迎上这些金芒。每一次碰撞,都有一部分法力被斩碎、湮灭,但残存的法力却在一次次“淬炼”下变得愈发凝练、精纯、坚韧,带上了一丝淡淡的金属锋芒。过程痛苦至极,如同凌迟,但他的法力总量未增,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试炼结束,他周身剑气(金气)自行缭绕,法力精纯凝练如百炼精金,施展任何法术都更具穿透力与破坏性,心志亦如金刚般坚不可摧。
看来金之试炼也已过去,按照相生原则,下一个开启的当是水之试炼。
果然,很快陈承安便置身于万丈海底深渊,绝对的黑暗与死寂中,恐怖的水压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这并非普通海水,而是蕴含法则力量的“玄冥真水”,沉重无比,且极具侵蚀性,不断消磨着他的护体灵光,侵蚀他的经脉丹田,带走他的热量与生命力。
时而,弱水化为亿万细丝,无孔不入地钻入他的体内,蚀骨销魂;时而,极致寒意爆发,玄冥真水瞬间化为万古不化的“北冥玄冰”,将他连同思维一起冻结,唯有一点真灵在绝对冰寒中挣扎。
在这极致的“柔”(无孔不入的侵蚀)与“刚”(冻结一切的冰寒)的轮回中,陈承安体会着水之“无常形”与“生生不息”。他的经脉在一次次的破裂、冻结、修复中变得异常宽阔且坚韧;他的法力在对抗侵蚀与化解冰寒中,掌握了“以柔克刚”、“以刚破柔”的转化技巧,恢复速度变得极快,一股“水利万物而不争”却又“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圆融意境在他心中生成。
水之试炼虽然过去,但陈承安对于水的感悟还没有达到自己的与其,留着这些遗憾,木之试炼便已开启。
眼前一花,他已置身于一片遮天蔽日的远古丛林。这里没有直接的攻击,却充满了更为恐怖的“生机”与“衰败”的轮回之力。周围的古木、藤蔓、奇花异草,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强大的吸力,疯狂地汲取他体内的法力作为生长的养料。
他的法力如开闸洪水般倾泻而出,催动着草木疯狂生长,瞬间花开绚烂,果实累累。但下一刻,极致的“死寂”与“衰败”之力袭来,刚刚还生机勃勃的草木瞬间枯萎、腐烂,化为漆黑的淤泥,释放出污秽死气,反过来缠绕、侵蚀他的道基与寿元,欲将他同化为丛林的一部分,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
陈承安立刻感到自身生机在飞速流逝。危急关头,他福至心灵,取出了那支得自草木精灵、充满生机的符笔。他以笔为媒,不再抗拒那股“生”的汲取,反而主动将混沌不灭火中蕴含的“生发”意境,结合自身对火之试炼中“文明薪火”的感悟,化为一种纯净而温暖的“生命源力”,缓缓馈赠给这片丛林。
刹那间,万木欢腾!他仿佛能听到每一片叶子喜悦的沙沙声,每一朵花苞绽放的轻响,每一根古木深沉的低语。他心念微动,周围草木便依他心意温柔地缠绕、守护,或疯狂生长形成壁垒,或让开道路。他不再是掠夺者或抵抗者,而是成为了它们的一部分,自然的宠儿。试炼赐予他【万物通灵】之能,对所有木属性生灵乃至木系法宝的亲和力达到极致,更深谙“一枯一荣”乃天地正理的木系法则。
五行试炼圆满,种种感悟在他识海中交汇、碰撞、融合。土遁非仅入地,乃身化微粒,与大地脉动合一,念动即借地脉远遁万里;金遁乃身合庚金之气,于飞剑毫芒、法器宝光中跳跃穿梭,无影无形;水遁乃化身为水,融于江河湖海、雨露云雾,乃至敌人血液津液之中,诡异莫测;木遁乃借草木脉络、无尽林海瞬息移动,森林即是他的王国。
而最终极的感悟,源于混沌不灭火的包容特性以及对五行本质的深刻理解。他蓦然明悟,五行并非孤立,相生相克,循环不息,本就同出于混沌,是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法则态式。
“何须拘泥于具体形态?天地万物,莫不蕴含五行之性!金石器物蕴含金土,江河湖海乃水之显化,林木生灵自是木行,日月星辰亦离不开火之光明温暖……万物皆可为凭!”
他心念一动,身形骤然从原地消失。
这一次,他并非化作具体的火、土、金、水、木,而是直接融入太初殿本身蕴含的磅礴“五行道韵”之中。他可以在石柱(土金之合)中潜行,可以在殿内氤氲的灵雾(水汽)中瞬间凝聚,可以借由地板木质(木)穿梭,甚至可以下一刻从墙壁上一盏长明不熄的灯焰(火)中悠然步出!
混沌五行遁!
此乃基于混沌不灭火对能量本质的理解,超越了单一五行遁法的无上神通!只要所处环境存在五行能量(而天地万物几乎无不蕴含),便可瞬息遁行,无迹可寻,近乎道矣!
五行试炼毕,陈承安肉身、法力、神识、恢复力、感知皆获惊人蜕变,根基被打磨得无比夯实。太初殿深处,那股更为幽远、古老、似乎触及时间与空间本源的气息,仿佛亘古便已存在一般,这一切缘起为何,陈承安还是有些疑惑,这五行试炼仿佛只是在火焰一行更加侧重,其余的他的感悟仿佛最终都落在了混沌五行遁法之上了。
不过继续向前,结果终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