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蛮族彻底和谈了,蛮族大长老屈辱地答应了陈承安提出的各种条件。但蛮族没有退回大山深处,因为成年的蛮族不仅是战士,还是最优秀的猎手。
陈承安开出高价,让蛮族去深山狩猎。曾经的兽肉是白云城的一项支柱产业,随着陈家撤出白云城,这一产业便混乱纷呈。而白云城沦陷之后,白云城兽肉这桩买卖就彻底消失。
如今陈承安需要大量的资金来重建白云城,而白云城兽肉是最受欢迎的白云城产出之一。
所以陈承安用了蛮族那些现成的战士去狩猎,既能避免他们在这里随时可能出现混乱,又让双方合作走出了第一步。
而白云要塞内部,白云城的建设工作也已然有条不紊地展开。依旧是顾博和苏浅雪俩人坐镇,建设白云城的样貌一日日改进。白云城的重建,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狂想曲,而陈承安,便是那位既急躁又乐观的指挥家。
蛮族大长老在合约上按下血色手印时,满眼屈辱。此时的他绝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成为陈承安最狂热的拥趸之一,逢人便拍着胸脯,唾沫横飞地吹嘘自己当年是如何慧眼如炬,带领全族抱上了陈少这条“金大腿”。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当下,解决了蛮族这部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陈承安便将全部精力投注到了白云城的重建上。昔日巍峨的城墙如今残破不堪,焦土之上,唯有风声呜咽。但陈承安眼中看到的,绝非一片废墟,而是一张等待挥毫泼墨的绝佳画卷。
“快!再快一点!”成了他每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他如同一个上了发条的陀螺,穿梭在忙碌的工地上,衣袍沾满了尘土也浑然不觉。
顾博与苏浅雪坐镇中枢,一个统筹全局,调度物资如臂使指;一个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建设图纸在他们的主持下日夜修改,白云城的骨架一日日挺立起来,新的规划比旧城更加合理、坚固,甚至还预留了未来扩张的空间。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重建最大的难题,赫然摆在了面前——缺人,极度缺人!
工匠、劳力、修士、甚至只是来此定居开垦的普通百姓……白云城就像一个巨大的、干渴的海绵,迫切需要吸纳一切水分。
陈承安岂是坐以待毙之人?为了“骗”人来,这位陈大少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脸皮厚度与乐观精神同步飙升。
他首先盯上了周边区域滞销的奴隶。几乎是雷厉风行,他派出手下,带着真金白银,以“建设新白云城,表现优异者可脱奴籍”的条件,将附近几个大市场的奴隶几乎采购一空。管你是身强力壮的苦力,还是略通手艺的匠人,甚至是识文断字的落魄文人,只要喘气的,他都要。手下人对此颇有微词,觉得有失身份,陈承安却浑不在意地摆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管他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先把人弄来再说,来了就是我白云城的人!”
对待自由民,他的手段就更加“花样百出”了。
一队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原本打算去更繁华的南方碰碰运气,路过白云城地界时,被陈承安的人“客气”地拦下了。看着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难民们警惕的眼神,陈承安亲自出马,他跳上一块大石头,脸上挂着极具欺骗性的、和煦如春风的笑容:
“乡亲们!别急着走啊!看看我们白云城,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来了就是自己人!”他大手一挥,“现在加入,立刻发放安家物资:囊饼管够!肉干三天一份!鸡蛋每天一个!铜钱当场结算,绝无拖欠!”
难民们将信将疑。陈承安二话不说,直接让人抬出热腾腾的囊饼、香喷喷的肉干和一堆亮闪闪的铜钱。“来来来,先吃着,拿着!不算你们钱,就当交个朋友!觉得我们这儿还行,就留下干!觉得不行,吃完拿着钱再走也不迟嘛!”
这等“糖衣炮弹”之下,几乎没有多少人能扛得住。吃着香喷喷的食物,摸着实实在在的铜钱,再看看陈承安那“真诚”(至少看起来是)的眼神,大多数难民想着“反正哪里都是挣扎求存,这里至少能吃顿饱饭”,便半推半就地留了下来。陈承安背着手,看着逐渐充盈起来的人口登记册,笑得像只偷腥的猫。
这还只是开胃小菜。然后陈承安开启了传销的那种气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天花烂坠。一步一步地忽悠着那些难民跟着他的脚步一点一点地向着白云城而去。
等到那些人发现不对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区域,再想回去,没有吃食肯定是回不去了,于是陈大少喊来了一群兵丁,架着马车将这些难民全部运回白云城,投入到了白云城的重建工作当中去了。而白云城对待百姓的优厚待遇让这些人慢慢地产生了归属感,彻底在白云城安身立命。
陈承安发动暗部的力量,让暗部成员以及陈家的镖局四处散播消息,白云城建设需要大量人手,如果在当地生活失去了希望之人,可以迁移去白云城,如今白云城是安国王的封地,安国王就在白云城坐镇,蛮族已经退兵,白云城安全得紧。于是,一如当年寒冥关那般,无数被土豪乡绅鱼肉过的百姓纷纷逃离,举家迁往白云城而去。
他派人去各地散播消息:“白云城发现上古灵脉,灵气充沛,修炼一日千里!”吸引了不少渴望突破的低阶修士前来,来了之后发现灵气虽有,但远没到“一日千里”的程度,正欲理论,陈承安又立刻奉上优厚的客卿待遇和承诺未来优先分配洞府,硬是靠着画大饼和实在的资源把大部分人留了下来。
他还“诓”来了一群擅长水利的工匠,方法是声称白云城外的河流有“蛟龙作祟”,需要能工巧匠修筑镇龙渠。工匠们兴致勃勃而来,准备大展身手对付“蛟龙”,结果发现只是普通的河道疏浚和水利设施建设。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