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宗决定逐步开放山门的消息,在宗门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封山已千年,忽然打开山门,宗内上下有人欢喜有人事不关己,还有人则是担忧,怕一些年轻的子弟出了山门被外面的滚滚红尘污染。
对此清微真人不置可否。道宗弟子也是人,也要入红尘看尽天下事,否则就是闭门造车,那是妥妥的取死之道。如今虽然大周王朝春秋鼎盛,一副盛世模样,道宗虽有祖训,但如今宗门发展停滞不前,许多弟子到了瓶颈迟迟无法突破,多半是因为心境修为不够,而且修行这东西,若是用后世的眼光来区分文理,怕是一半一半。没有文学功底经文看不懂理解不透,没有理性的分析无法明悟其中道理,甚至于很多自然之道遵循的都是法则的道理。
因此道宗开放山门是必然之举,便是没有陈承安的建议,清微真人也有此打算。
这一日,清晨的霞光尚未完全驱散山间的薄雾,那处作为小世界入口的古老山门之前,已是人头攒动。
并非所有弟子都能即刻下山,但这场送行,无疑标志着道宗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清微真人率领诸位长老,肃立于山门之前,身后是密密麻麻、神情各异的道宗弟子。有即将下山者跃跃欲试,有留守者满眼羡慕。
“开山门!”
清微真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他并指如剑,朝着那看似寻常的山门虚空一点。
嗡——!
一声低沉却恢弘的嗡鸣响起,仿佛来自远古的叹息。那古朴的山门骤然绽放出清蒙蒙的光辉,无数玄奥的符文如同游鱼般在光晕中流转、显化。原本稳固的空间壁垒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显露出其后那条连接着外界的、光怪陆离的空间通道。浩瀚而精纯的灵气如同决堤洪流,通过通道涌向外界,又引动外界天地元气倒灌而入,形成一股清新的能量风暴,吹得众人衣袂猎猎作响。
这并非全部门户洞开,而是一道被严格控制的缝隙,但其展现出的空间伟力与道宗深厚的底蕴,已足以让所有目睹此景的弟子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
“尔等下山,当谨记门规,持身以正,行道以义。红尘炼心,亦是修行。望尔等归来时,道心愈坚,修为愈进!”清微真人的训诫声在能量风暴中依旧沉稳。
“谨遵宗主法旨!”即将下山的弟子们齐声应诺,声震云霄。
随后,在诸位长老的安排下,第一批下山弟子,怀着激动与憧憬,井然有序地踏入了那空间通道,身影消失在迷蒙的光晕之中。场面庄严肃穆,又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磅礴力量。
这第一批下山的弟子,也是经过了层层选拔而来,而陈承安也对清微真人承诺,道宗弟子遇到问题,可以向任何一处的天下商会求助,可以向陈家的镖局求助,可以向丹盟求助。有了陈承安的承诺,道宗弟子在山下历练安全方面便多了诸多保证。
望着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陈承安能感受得到这些年轻弟子充满的朝气和一颗颗稚子之心。这些弟子将会产生无数天骄,这是盛世天地给人族最大的馈赠。
而这些弟子下山后的故事,则与这宏大的开场相映成趣,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诙谐与温暖。
清微真人这位道宗宗主,看似古拙,实则内心通透,是个不折不扣的妙人。他安排弟子下山,并非盲目撒网,而是颇有章法,甚至带着几分“因材施教”的恶趣味。
首先下山的,是几位以严谨、甚至有些古板着称的戒律堂弟子,为首的正是那位曾与陈承安辩论“秩序”的凌风长老的亲传大弟子——玄诚子。他们接到的第一个“甲级任务”,并非斩妖除魔,而是山下小镇上困扰多日的“连环失窃案”——丢的都是些鸡鸭、瓜果、晾晒的衣物。
玄诚子等人初时颇感屈才,但师命难违,只得硬着头皮,在镇民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开始了调查。他们不曾动用高深道法,反而学着凡间捕快,勘察现场、询问邻里、甚至夜间蹲守。几日下来,灰头土脸,却毫无头绪。
最后,还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小师妹,发现失窃现场总有些许不寻常的妖气残留,极其微弱。众人精神一振,循着那丝若有若无的妖气,终于在小镇后山的山洞里,逮到了“元凶”——一只刚刚开启灵智,还控制不好自身气息,又馋嘴贪玩的小黄鼠狼精。
看着那小妖抱着偷来的半只烧鸡,瑟瑟发抖又满眼无辜的样子,玄诚子那古板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哭笑不得的神情。他们没有伤它,反而一本正经地给这小妖讲了一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告而取是为贼”的道理,直听得小黄鼠狼精昏昏欲睡。最后,几人凑了些银钱,赔偿了镇民的损失,并“勒令”小妖以后需以劳力(帮人捉田鼠)换取食物。
镇民们见这群年轻道士行事方正,解决了麻烦又不伤生灵,纷纷感激,送上瓜果蔬菜。玄诚子等人推辞不过,带着满身的烟火气和镇民的淳朴谢意,以及一种前所未有的、于细微处见大道的奇异感悟,回到了山上。那古板的气质,似乎也柔和了几分。
而这种改变正是清微真人蓄意而为之产生的后果。有些人的教导必须身体力行,切身体验才能真正明悟。
另一位下山的,是坤元长老门下一位以力气大、性子憨厚出名的弟子,道号守拙。他被派往百里外的一个富庶村庄,那里最近怪事连连,家主接连病倒,牲畜不安,村民传言是祖坟风水出了问题,请来的几位风水先生都束手无策。
守拙到了地方,也不多言,围着村民指认的“问题”祖坟转了几圈,又看了看村庄布局、水源山脉。他不懂那些花哨的风水术语,却对地脉气息有着野兽般的直觉。他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