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3807章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07章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1 / 3)

第3807章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铜雀台。

富丽堂皇铜雀台。

顶盔贯甲少年郎。

不管怎么说,陈群的话,也算是给曹丕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至少曹丕现在的腿,不再抖了,他考虑着陈群说的话。

定心丸的效果还是有的,至于持续的效力能维持多久,那就不好说了。

曹丕看了看陈群,脸上堆起了一些笑容,‘长文,辛苦了,有劳了’

曹丕么,就是一张狗脸。

他在历史上性格多疑、善妒,对宗室严苛、对功臣防范,有用的时候居前,没用的时候甩后,之前还和陈群翻脸,现在转头又是一副要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陈群的模样

陈群拱了拱手,口称不敢。

陈群也没有给曹丕下什么脸子,一方面是陈群也知道这是曹丕性格,另外一方面是在此时此刻,陈群和曹丕也算是难兄难弟,只能是相互扶持。

没有曹丕穿着戎装在铜雀台上露面,表示要和邺城共存亡,陈群也没有办法那么快的收拢剩馀的曹军部队,重振士气阻拦骠骑军的进攻。

同样的,要是没有陈群顶在前面劳心劳力,光有曹丕站在后面高喊什么口号也没有用

他们都需要彼此。

挡住骠骑军的兵锋了么?

似乎是暂时‘挡住’了。

但是实际上不是用刀剑,也不是用那道隔绝南北的厚重闸门,以及北城居高临下的地利让骠骑军停下战争脚步。

更不是不是陈群的谋略,而是骠骑军的‘仁义’

虽然‘仁义’二字在许多时候都显得空泛,但是陈群也不得不承认,骠骑军正在做的事情,确实是可以称之为‘仁义’。

一个让陈群他们熟悉,又陌生的词语‘仁义’。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自诩为大汉正统,经书传家的山东中原之地,其统治者曹氏,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选择的却是断尾求生,将数以万计的子民视为可以消耗的累赘和筹码,弃之于南城的饥馑与绝望之中。

而被他们鄙夷地称作‘并凉武夫’、‘边陲野人’的骠骑军,此刻却在南城的废墟之上,架起大釜,点燃灶火,将宝贵的军粮分发给那些素不相识,可能前几天还是在敌对立场上的邺城百姓民众

现在,陈群只能为为曹丕内心的恐惧,以及当前的困境,提供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解释。

尽管这个解释显然还有一些漏洞,但是目前也就只能如此了。

曹丕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他喃喃重复着,‘以耗彼粮不错,南城本就是累赘,是他们自找的!’

曹丕仿佛要说服自己一般,重重地点头,脸上恢复了几分血色,甚至挤出一丝扭曲的笑意,‘那就让他们喂!看他们能喂到几时!待到粮尽,看那些贱民是念他们的好,还是反过来撕咬他们!’

曹丕再次望向南城,目光中已少了些许恐惧,多了几分怨毒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骠骑军被数万饥民拖垮、在绝望中崩溃的场景。

在曹丕目光的尽头,那升腾的炊烟依旧固执地袅袅上升,似乎正在和北城死寂的奢华对照。

这脆弱的心理优势,或者说是心理安慰,又能维持多久呢?

曹丕不知道,他只是紧紧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在这高高的铜雀台上,继续着他与孤城共存亡的表演,而内心深处,那冰凉的恐惧,从未真正离开。

陈群看了看曹丕,觉得曹丕似乎已经被安抚下来了,便是也跟着眺望向了南城方向。他没有说全部的实情。这也是山东的习惯了,瞒上不瞒下。

仅仅依靠骠骑军‘缺粮’,显然是不保险的。

陈群自觉得对于山东百姓,冀州民众太了解不过了

所以他觉得,别看骠骑军现在势头这么大,冀州邺城南城之中的百姓似乎都是欢欣鼓舞,可是‘美妙’的远景并不能替代眼前的‘困境’。

精神上的兴奋,只是暂时的,而每天面临的苦痛,则是无时不刻的现实提醒。

三万人的吃喝拉撒,哪有那么容易?

陈群望着南城方向,一时内心多有感慨。

陈群他们是‘爱民如子’,骠骑军同样也是‘爱民如子’。

只不过是此子非彼子而已

陈群站在北城的城楼上,他能看到南城升起的袅袅炊烟,看到那些蝼蚁般的身影在骠骑军的组织下,排着队,领取那维系生命的稀粥。

他精通经史,岂能不知‘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的古训?

他出仕,辅佐曹操,原本的志向也是要匡扶社稷的,然而在现实残酷的政治博弈和军事压力下,他和他所效忠的政权,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那条看似更务实和更高效的方式

‘牺牲’。

为了保全内核力量,为了维系统治秩序,‘牺牲’一部分,哪怕是很大一部分民众的利益乃至生命。

苦一苦百姓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大汉百姓民众苦了这么多年了,即便是不能和他们一样有层峦迭嶂的宫殿高台,至少要有个安身之地吧?

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大汉百姓牺牲了这么多年了,即便是不能和他们吃上特别供给的酒肉,但是至少也要不要年年岁岁都忧愁明天自己和家人的生存问题吧?

华夏百姓民众,不管是自耕农也好,佃户也罢,是不是不配住豪宅,不配吃酒肉?

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想想,是不是偷懒,是不是祖辈,是不是没抓住机会?

要知道,整个的民众整体,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得到的回报!

曹丕等人将这称之为大局,称之为必要的牺牲。

可是城下那些并凉武夫,此刻正在做的,却是经史典籍中描绘的,理想化的‘仁政’之举。

骠骑军正在用自己的军粮,喂养曾经是‘敌城’的百姓。

骠骑军在用严明的军纪,保护和恢复邺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