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莫负年华莫负卿> 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知识改变命运(2 / 3)

头中等的鱼捞起丢进一旁装有清水的木桶里。

叶颜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开口发问:“为什么不挑个头大的鱼呢?”

少年被这冷不丁冒出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回头见是个漂亮姑娘,下意识站起身,顿时有些局促,感觉脸上莫名一热,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的脸为什么突然发烫。

好半天才想起姑娘刚刚问的话,结结巴巴回到:“个头大的、得留起来,养到过年卖钱。”

“哦~”叶颜顿了顿,又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把鱼全部留起来养大呢?”

少年低下头,瞥见自己手上沾着浮萍草屑,假装若无其事将手藏到身后去,“鱼太多,养不好。”

叶颜见少年紧张得手足无措,朝他露出一个善意的笑,“别紧张,我就随便看看,你忙你的。”

少年匆匆扫她一眼,轻轻“嗯”了一声,蹲下去继续挑鱼,只是被陌生人旁观,让他很不安,背脊都不敢弯得过于明显。

叶颜又问了几个关于养鱼的问题,少年一一作答,逐渐放松下来,手上的动作也恢复利落。

挑完鱼虾,少年将笼网里的鱼全部放掉,安置好饵料,把网重新投入鱼塘里。

他站起身,犹豫着迟迟不开口,叶颜只好主动开口问:“你要回去了吗?”

少年摇摇头,“我还要去别处收网,姑娘你…你要去看吗?”

出于礼貌,淳朴的少年直觉丢下姑娘独自在无人的鱼塘边不大合适,至于怎么个不合适,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大概类似客人来了他理当尽地主之谊那种吧?

左右无事,叶颜欣然答应,跟着少年去往下一个撒网点。

塘埂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堆从鱼塘里清理出来的水葫芦,让本就狭窄的通道难以下足。

踩上去吧,定要脏了鞋子,如少年那样跨过去吧,裙子有点碍事,叶颜就这么被拦住了去路。

庄里的女人穿的皆是短衣长裤,头发用方布巾包起,方便做农活。

而城里的女人则是长裙逶地,环佩叮当,步摇轻曳,只讲究好看。

叶颜穿的是件烟霞色襦裙,上衣下裳,直袖束腰,裙摆上窄下宽有点像喇叭花的形状,不是特别长将将露出个鞋面,提起裙摆约摸能跨过去,但也没十足把握。

少年没想到会出现这等尴尬局面,唯恐姑娘误会他办事虎头蛇尾,要是姑娘回去告诉叶小姐,叶小姐再告诉小侯爷……不过须臾间,少年仿佛已看到自己被管事赶出农庄的下场,急忙解释加补救:“这些水浮莲是今早才打捞出来的,我通常都是收完网再清理,麻烦姑娘稍等片刻,我这就收拾干净。”

水浮莲就是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叶颜以前看到农村人用这种植物喂猪,还特地上网搜过。

凤眼蓝繁殖速度极快,可用来饲养家畜家禽,适当养殖也可净化鱼塘水质,但繁殖过多反会导致塘里的鱼缺氧,所以要及时清理才行。

叶颜这大闲人哪好意思给个孩子添麻烦,谢绝少年的好意,将鞋袜脱掉放到一旁,稍提裙摆踩了过去,朝少年莞尔一笑:“区区水浮莲难不倒本姑娘。”

少年也跟着腼腆地笑起来,心想城里的姑娘也没那些人说的娇气嘛。

非但不娇气,姑娘还帮他干活呢。

两个地笼网收下来,叶颜已经一口一口“子儒”叫得十分顺口,还让少年也喊她姐姐就行。

头一回遇到如此热情的姑娘,自小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少年紧张得耳根都红了,要不是脸被太阳晒得有些黑,估计也能看出红晕来。

从聂子儒这,叶颜了解到不少事,农庄里不但有像绿俏这样的奴籍,还有一些平民雇工,按月发薪酬。

庄里管事就是平民,姓齐,曾在私塾当过几年老师,与庄里人相比算是颇有学问的人,故而庄里人都敬称他一声“齐先生”。

聂子儒也是平民,今年不过十四,名字寓意很不错,家中父母大抵是希望他将来能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读书人。

然而现实很残酷,聂子儒父母在他三岁时便撒手人寰,只有比他大六岁的姐姐婉竹和他相依为命,生存艰难,全靠亲戚接济邻居帮衬才熬过来,哪有钱去读书习字。

婉竹十六岁那年,亲戚为她寻了门还不错的亲事,对方答意让子儒跟着一块儿过去。婆家虽不富裕,日子倒也过得去,丈夫忠厚老实勤恳勤恳,对她和弟弟都挺好。一年后婉竹生下个儿子,就连原本有点瞧不上她的婆婆也对她和颜悦色起来。

可惜还没过上三年好日子,丈夫突然暴病去世,婆婆听信谣言认为婉竹命格带凶克亲克夫,唯恐她还克子,将她姐弟二人逐出了家门。

婉竹带着半大的弟弟不好找活计,也是托亲戚关系好不容易才进来这农庄。

农庄里和聂子儒差不多大的孩子有十来个,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十二三岁起便已如同成年男子般干着粗重活。

见过聂子儒后,叶颜突然就理解了当年的古帝为何顶着无数官员和贵族的阻力,不惜耗财耗力大肆修建学校也要来个举国大扫盲,想必古帝也是认可现代的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这世上有无数个“聂子儒”生来便是农民的子女,长大后做个农民,生出来的后代还是农民,从未接受过文化教育,无力改变自身命运,一辈子庸庸碌碌,实在是一件既悲哀又无奈的事。

无论是古帝当政那时还是现今,把控一个国家政权的自始至终都是那些贵族,说白了,皇室就是势力最大的贵族,从古至今有几个寒门出身的人能入朝为官的?

一个国家平民的数量何其多,当中有多少人原本是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根本无从估量。

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