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240章 二袁争霸的时代已成过去,如今是齐魏相争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二袁争霸的时代已成过去,如今是齐魏相争矣(2 / 5)

时间。

“……唯有固守待变,深沟高垒。”

“以疲刘备之师,方为上策。”

这几年,曹操也在努力发展。

一面肃清兖、豫二州境内的黄巾余党,一面又令枣祗在淮北扩大屯田规模。

修水渠,灌农田。

尤其官渡之战的胜利,解放了豫州的生产力。

使得战后四年里,曹操得以喘一口气,缓过神来专心内务。

但面对如日中天的刘备,荀彧依然建议曹操以守待攻。

千万急不得。

“仅凭我一家之力,欲制刘备,绝非易事。”

“唯有连弱制强,并力攻之,方得破局。”

“此袁绍、袁术之事也。”

荀彧又列举了此前众诸侯联合讨伐袁术、袁绍的例子。

虽然都是曹刘两家牵头,但其他诸侯也确实有参与。

既然如今第一诸侯变成了刘备,只要是有一点野心的人,都肯定会和曹操结盟抗刘。

“荆、吴两家或可为我助力。”

“不若遣使结好刘表,许以共分豫州。”

“然后使人诱孙权袭取广陵,使刘备分兵。”

荀彧提出了曹操的两个潜在盟友,一个刘表,一个孙权。

尤其是刘表就在曹操背后,是曹操无论如何都需要拉拢的目标。

既然此前曹操、刘备可以组成曹刘同盟,对抗袁绍、袁术。

那为什么曹操与刘表就不能组成同盟来对抗刘备呢?

这也是曹刘同盟啊。

尤其以刘表的野心,不知他心心念想要成为周文王,而当见到刘备真的付诸实际行动之后,会是什么感受。

至于孙权,确确实实是个守成之君。

守土有余,进取不足。

按说河南、河北大战之时,这是孙权最有机会崛起的时候。

可从官渡之战爆发,到刘备征辽结束。

整整四年,

孙权别说进取,连荆州都没能打进去。

就只有周瑜帮孙权镇压了交州的士燮,以及本土山越人,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

不过正因如此,曹操才更觉得孙权有机会拉拢过来。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只是构想。

真正实施能否成功,还不好说。

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

曹操可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到别人手里,真到紧要关头,还是靠自己。

在与刘备爆发全面战争之前,快速扩充自己的实力才是上策。

曹操有一个问题看得很明白,

那就是刘备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在李翊等人的辅佐之下。,

以徐州为根基,对外扩张。

而目前刘备基本已经扩张到头了。

该纳入核心的纳了,该收的附庸也收了。

这便是刘备称齐王的底气。

但曹操还远没有扩张到极限。

眼下,就有一个地盘。

值得曹操去取,且很有机会取到,以壮大自身实力。

当曹操将手指向地图时,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去。

最终落在了汉中张鲁身上。

“益州乃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今张鲁在北,刘璋暗弱,可先平张鲁取汉中。”

“然后降刘璋以图川蜀。”

曹操的思路也很清晰。

面对刘表这种实力强大不易取,且地理位置重要,适合当盟友的,就尽力交好。

而对刘璋、张鲁这种在自己屁股后面,根本没办法帮自己牵制刘备的势力。

则不如将之吞并了,好扩大自己的实力。

尤其益州富庶,曹操很是眼馋。

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曹操也知道川蜀是块难啃的骨头。

若是时间足够,曹操也有信心击败刘璋,拿下川蜀。

可偏偏就是时间不等人,

刘备肯定会在他进入川蜀之前,与他爆发战争的。

所以,目前最好的目标就是——汉中。

汉中离得近。

而且人口多,产粮高,是绝对的天赐之所。

“……文若良策,吾已明晰。”

“你且先下去罢,去为我到汝南催督粮草去。”

曹操拍了拍荀彧的肩膀,赞赏了他的才智,又将他派出去督粮。

荀彧领命退下。

曹操把荀彧支走之后,目光忽然在众人身上逡巡一圈,旋即拍案怒吼:

“诸君!刘备不过一织席小儿,竟敢僭称齐王。”

“吾受天子明诏,以丞相身份,总理朝纲。”

“如若坐视不理,岂非纵容天下大乱?”

众人见曹操大怒,皆是一怔。

暗想适才曹操不是已经冷静下来了吗?

怎么忽然又开始生气起来了。

众人屏住呼吸,都不敢言。

唯有郭嘉咳嗽了两声,出列拱手:

“丞相息怒,刘备妄自称王,已露不臣之心。”

“明公乃朝廷柱石,若仍居丞相之位,名器不彰,何以制衡?”

众人闻得此话,皆是一怔。

暗想丞相一职,已是位极人臣。

可听郭嘉这话的意思,似乎丞相对曹操来说还不够。

那他还要往哪里升腾?

而郭嘉下一句话,立马使众人恍然大悟。

“嘉恳请明公进位魏公!”

嘶……

众人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暗道最近是怎么了?

前脚刘备刚称王,后脚曹操就要称公?

可是刘备称王,好歹不违背高祖的白马盟誓。

曹操若要称公,就得恢复公爵制。

而上一个恢复公爵,进位安汉公的,还是王莽啊!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出。

坐看郭嘉与曹操的反应。

郭嘉有条不紊地为曹操分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