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新的征程(2 / 5)

布会后,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走过来递上名片:“杨先生,我是华创电子的HRD。贵机构的报告很有见地,不知能否请你们给我们管理层做个培训?“

这只是一个开始。随后几天,陆续有五家企业发出类似邀请。最让他们意外的是,其中两家正是当初他们维权时百般阻挠的企业类型。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老赵叼着烟,一脸不可思议。

林晓雯翻看着邀请函:“可能是真的意识到了问题,也可能只是公关策略。“

“不管动机如何,都是宣传劳动法治的好机会。“杨志强说,“但我们要坚持原则——培训内容必须真实全面,不能变成企业的遮羞布。“

他们精心设计了针对企业管理层的培训课程,不仅阐述法律风险,更强调合规用工的长远利益。课程名称就叫《合规创造价值》。

盛夏的阳光炙烤着工业区的柏油马路,热浪扭曲了远处的景象。杨志强站在“工友互助社“新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楼下匆匆走过的工人们,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新办公室位于工业区服务中心三楼,虽然只有六十多平米,但比起之前的仓库已经好了太多。

“空调遥控器在哪?“林晓雯的声音从文件柜后面传来,“热死人了。“

杨志强从抽屉里找出遥控器递过去:“刚搬进来,什么都找不到。“

冷气很快充满房间,两人坐在崭新的办公桌前,开始整理从旧办公室搬来的资料。墙上挂着那面“工友之家&bp;维权先锋“的锦旗,在雪白的墙壁映衬下格外醒目。

“注册材料都准备好了吗?“杨志强把一摞文件夹放进柜子。

林晓雯推了推眼镜:“张教授帮忙审核过了,就差最后签字。“她拿出一份表格,“基金会要求我们提供详细的项目计划书。“

杨志强接过表格,眉头微皱:“这么多要求?“

“毕竟是要长期资助我们。“林晓雯打开电脑,“我列了个大纲,你看看。“

屏幕上是一份详尽的规划:工人权益热线、企业合规咨询、劳动法培训课程...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人群、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太专业了!“杨志强赞叹道,“你什么时候做的?“

“昨晚熬了个通宵。“林晓雯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既然要正规化,就得拿出专业态度。“

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推开,老赵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好消息!劳动局要把我们那个劳务派遣调研报告印成手册!“

“真的?“杨志强跳起来,“什么时候?“

“下个月。“老赵抹了把汗,“刘监察员说,要发到各个企业去。“他环顾四周,“这办公室不错啊,比原来那个仓库强多了。“

三人相视而笑。是啊,从阴暗潮湿的仓库到明亮的办公室,从几个人的小团体到即将注册的正规组织,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却也收获满满。

注册前的准备工作繁琐而细致。除了基金会要求的项目计划,他们还需要制定章程、选举理事会、建立财务制度...这些对几个普通工人出身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幸好有张教授的团队帮忙。每周三下午,法律系的研究生都会来办公室,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填写各种表格,如何制定规章制度。

“社会组织也要像企业一样规范管理。“负责指导的研究生小陈说,“特别是财务透明很重要。“

王丽主动请缨负责财务工作。这个曾经胆小怕事的女孩,如今已经能够自信地向大家解释预算表上的每一个数字。

“我们第一年的运营成本预计28万,“她指着投影仪上的图表,“其中60%来自基金会资助,30%靠服务收入,还有10%是零星捐赠。“

杨志强看着侃侃而谈的王丽,心中感慨万千。一年前,她还是个被公司威胁就仓皇逃回老家的普通文员;如今,她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财务主管。

“关于人员编制,“林晓雯接过话题,“我们计划招聘两名专职人员,其余靠志愿者支撑。“

会议持续到晚上八点。散会后,杨志强主动留下来整理资料。窗外,工业区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夜归工人们的路。

手机震动起来,是李师傅发来的消息:“小杨,我儿子大专毕业了,学的是劳动保障专业,能去你们那儿实习吗?“

杨志强立刻回复:“当然欢迎!我们正缺专业人才。“

放下手机,他走到窗前,深深吸了口气。新鲜血液的加入,意味着他们的队伍正在壮大,也意味着那份责任越来越重。

注册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互助社全体成员来到办公室,进行大扫除和布置。小李——李师傅的儿子——也来帮忙。这个腼腆的年轻人话不多,但干活特别认真。

“小李,把那个文件柜再往左挪一点。“老赵指挥着,“对,就这样!“

林晓雯和几个女志愿者在贴墙上的宣传画;杨志强则负责调试新买的电脑和打印机。小小的办公室很快变得井井有条,充满生气。

“越来越像个正经机构了。“老赵满意地环顾四周,点了支烟。

“赵叔,室内不能吸烟。“林晓雯提醒道。

老赵讪讪地掐灭烟头:“规矩真多...“

大家都笑了。是啊,要成为正规组织,就得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这对习惯了自由散漫的他们来说,确实需要适应。

中午,大家围在一起吃盒饭。小李鼓起勇气问:“杨叔,你们当初是怎么想起做这个的?“

饭桌上一时安静下来。杨志强放下筷子,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很简单,就是不甘心被欺负。“他简略地讲了在鑫辉电子的经历,“后来发现,像我们这样的工人太多了,总得有人站出来。“

“我爸爸常说,要不是你们帮忙,他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被克扣了那么多钱。“小李的眼睛闪闪发亮,“所以我选专业时就报了劳动保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