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万历明君> 第208章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章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3 / 4)

吸一口气,面容冷峻地摇了摇头“为什么非要朕容你?”

“你觉得朝廷无药可救,那你就去推翻它,朕觉得朱家的大明朝还有救,朕可还要再试一试,凭甚朕要为你让路?”

“你要做朝廷的敌人,就要坦然接受朝廷的围追堵截;你要将朕扫进垃圾堆,就要承受朕惨无人道的杀戮;你要开创新制,就要不惧跌个粉碎!”

“用你的进步号召赤民,用你的学说团结士人,用你的‘会’摧毁朕的‘朝廷’!”

“若是连这都不敢为,你的‘会’岂不是比白莲的‘教’还不如?”

朱翊钧缓缓站起身,弯下腰,逼近近乎贴在椅背上的何心隐“梁柱乾,用事实,来证你的道。”

哐当。

茶杯洒落,座椅翻倒。

何心隐连连后退之下,竟然跌落在地。

此时皇帝双手撑着茶案,前倾的身影恰好覆在何心隐的眼中,不可名状,似鬼如魔,令人不寒而栗!

“怎生一言不合就伏地行礼。”

朱翊钧见状一怔,连忙从案旁绕了过来,贴心地伸手去扶。

甫一伸手,便察觉到何心隐大汗淋漓,浑身如同水里捞出一般,湿了个通透。

朱翊钧眼皮一跳,心想自己是不是用力过猛。

正当他犹豫要不要出言宽慰,缓和气氛的时候。

何心隐勉强扶正椅子,硬撑着缓缓站了起来。

“草民失态了。”

迎着皇帝关切的神色,何心隐咬紧牙关“陛下一番言语,草民受教了。”

一朝面圣,给他的震撼无以言表。

皇帝用何心隐从未见过的气魄,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他终于不在纠结于皇帝的本心,只是道了一声受教。

至于受了什么教,恐怕不足以言语道哉。

朱翊钧再三打量何心隐的面色,见其确实没有大碍,才放下心来“既如此,梁柱乾可还有别的问?”

何心隐默默摇头“本是有的,现在没有了。”

他缓了缓,弯腰行礼“草民请告退。”

朱翊钧却未轻易放他离去。

“梁柱乾没了疑问,朕倒是还有事相商。”

何心隐动作一顿,却是皇帝伸出手,将他扶住。

前者疑惑抬头。

后者坦然开口道“按你的经学,天下人志同道合,都可集会……”

“梁柱乾,朕与你结个会,如何?”

话音刚落,何心隐身子一软,差点再跌了个踉跄。

他吸了一口冷气“陛下方才还对草民的学说视为离经叛道,喊打喊杀。”

何心隐见过世宗皇帝,受过徐阶的差遣,与张居正辩过经,经历不可为不丰富。

只有如今皇帝当面,每一句话都宛如天外飞仙,每每出乎他的意料。

朱翊钧神态自若地摇了摇头“又错了,是你宣称大明朝腐朽不堪,那便自然需承受朝廷的反扑,倒不是朕要对你杀之而后快。”

“同样地,朕自觉朝廷还能救上一救,自然要手段百出,厉行改革,如今正要切身体会一番你们这些歪理邪说,看看有无可取之处,好做个守成之君。”

何心隐神色阴晴不定,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片刻后,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陛下,草民杀人放火,并不是为了立地成佛。”

杀人放火受诏安,但何心隐自有傲骨,不想做宋江。

朱翊钧瞥了何心隐一眼“你数罪并罚,必然要夺去举人身份的,还想做官?恐怕是将朝廷看成什么蛆山粪海了。”

皇帝语气中略带鄙夷,用词也是极为不客气。

受此折辱,何心隐面色涨红“那陛下指的结会是?”

朱翊钧耐心解释道“你是在野的龙头,广受赤民追捧,士林视你为偶像,朝中不乏你的信徒,朕也不得不承认你的江湖地位。”

“就像你方才所说,赤民哀嚎遍地,苦极无告……”

他顿了顿,叹了口气“朕想着,能不能由你这个草民,偶尔入宫面圣,替那些赤民,与朕告上一告。”

“同样地,朕也与你约法三章。”

“只许你做,没有官身,也没有职司,你与朕只有在‘会’里的关系。”

“只许你说,民间冤情也好,具体诉请也罢,听与不听,都是朕的事,仅供参考而已。”

何心隐这才明白皇帝的意思。

他还以为皇帝是要向对待李贽一般,诏安自己,没成想是这个意思。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陷入的思索……

朱翊钧见何心隐不答,再度开口“既然你说,‘会’乃是志同道合之人集成。”

“如今你我都聚集在赤民的旗帜下。”

“那么此时哪怕是朕为了揽权而装模作样,梁柱乾亦会甘愿为朕耳目,给赤民求出一线生机,是也不是?”

何心隐思索不断,犹豫不决。

对这种事,他本能就有所排斥。

何心隐不是没机会做官,他当初乡试第一,一省魁首,怎么都不是科举无望之辈。

不过是他无心功名,放弃了四书五经而已。

哪怕是如今。

别看他区区举人身份,依靠他在朝野间积累的声音,若是想做官也不过是点个头的事,有的人会举荐他——无论是徐阶,还是申时行,都扫榻相迎。

但他至今白身,自称草民,不过是厌恶了这无可救药的官场罢了。

这般心态下,让他与皇帝纠缠不清,心中难免抵触万分。

但话又说回来……

又诚如皇帝所言,哪怕皇帝是装模作样,也应当耳闻一番耳闻赤民的现状。

既然对赤民有益,他又怎么忍心拒绝。

况且,退一步说,与皇帝结会,同样更有利于他的学说传播。

不管怎么想,于大义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何心隐踌躇再三之下,终是有了决意。

他看着皇帝,颔首行礼“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