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很多经典画面是从bob官方发售的剪辑版中截取的。
路老板从专业导演的角度,给转播方再一次明确了细节要求:
“刚刚说到的《文字》环节,先给高空俯拍视角去呈现动态画卷,突出‘活字印刷’的矩阵感,切换特写的时候要聚焦竹简开合瞬间的机械联动。”
“还要注意led地屏与竹简反光的同步性,镜头注意捕捉竹简开合时地屏上对应浮现的篆体文字,用中景镜头去描述。”
转播方听得很认真,或者说不得不认真。
因为bob准备投放市场的9美元一套的剪辑版,还需要奈飞在北美帮忙发售。
不拿利益攸关的事情来钳制这帮洋鬼子,很容易被他们阳奉阴违。
路宽最后对自己安插到主转播机位的赵飞强调:“老赵,不要受外界干扰,关节时刻千万不要找领导位置,有的是机位拍大人物,我们后面再剪辑。”
赵飞坚定地点头,他也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重担。
导演组用中国美学和哲学构筑了这场晚会,路老板也给了他本场摄影转播的三大中国美学原则。
留白,镜头切换要保留呼吸感,如画卷展开前的1秒静默;
对称,用镜像构图强化仪式感,如太极圆阵的双侧机位对称拍摄;
隐喻,通过细节传递理念,如焰火“大脚印”和“丝绸之路”等地屏图案的同框。
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么多人的艺术心血,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bob的转播导演和赵飞离开,张一谋、张继钢、陈伟亚等还在候场室中,分头对演员做最后的耳提面命。
鸟巢总导演调度室只剩下路宽一人。
他给女友回复了条信息,又走到窗边看着已经沸反盈天的鸟巢。
九万一千个座位已化作涌动的光海,观众们挥舞的荧光棒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在夜色中起伏明灭。
奥运会给这位未来的电影大师提供了世界顶级舞台,全球几十亿人将通过现场、直播、回放等方式欣赏他的这部杰作。
一万五千名演员!
8.31亿人民币预算!
从2005年竞标起三年多的拍摄时长!
汇聚了世界顶级的导演、技术、视觉特效、舞美专家、哲学家、文学家、作曲家!
才有了今天这部蕴含了中华民族顶级美学和哲学思考的史诗级“电影”!
这一刻,路宽站在时代的浪尖,胸膛里奔涌的不只是心跳,而是五千年文明长河拍打堤岸的轰鸣!
他掌心能触摸到玻璃传来的共振,那是九万双手共同托起的民族脉搏,是青铜编钟与量子芯片在历史维度上的和弦。
一个多小时的垫场表演结束。
7点50分,各国领导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进场,鸟巢仿佛瞬间化作沸腾的熔炉。
东北角的学生方阵突然掀起人浪,红色t恤组成的洪流如岩浆般奔涌;
港澳台同胞观礼区爆发出夹杂粤语与闽南语的欢呼;
来自灾区的孩子们踮起脚,小手将荧光棒摇成星星点点的银河。
与此同时,全球的时区被同一道光束串联:
东京银座的巨型屏幕前,穿和服的少女咬住章鱼烧竹签;
巴黎蒙马特咖啡馆里,留着莫西干头的艺术家突然放下苦艾酒;
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屏下,华尔街精英们松开领带,在等红绿灯时仰头惊叹;
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天台,赤脚少年们围着老式电视机,兴奋异常;
就连暂时停战的加沙地带,某个被炮火削去半边的阳台上,裹着头巾的母亲悄悄调整卫星锅角度,让孩子们第一次看清没有硝烟的焰火。
7点59分,鸟巢场顶的环形屏幕突然熄灭,整个场馆陷入黑暗,九万多双眼睛一齐看向场地中央,时空在这一瞬间凝滞。
看台上,刘伊妃不由得攥紧了张纯如的手腕,仿佛能听见自己脉搏与倒数秒针共振的轰鸣!
最先击破黑暗的是蔡国强的焰火,从鸟巢边缘绕场一周后化作一团金灿灿的火球,直击场地中央led上的日晷。
这尊沉睡三千年的礼器被点亮,东方雄狮在这一刻睁开了巨眸!
晷针震颤,光斑游走,映亮环绕它的两千零八尊缶身,蟠螭纹在幽蓝led灯带中苏醒,恍若周天子宴饮诸侯的礼器自地宫破土重生。
咚!
第一声击缶炸裂,似盘古斧劈混沌。
随即两千零八条银甲臂膀同时挥落,筋肉贲张如龙脊起伏。
每尊缶重逾六十斤,缶面蒙着鞣制百遍的秦川牛皮,军士以掌为槌砸向中央,声浪裹挟着《论语》古调冲天而起:“有朋——自远方来——!”
2008名战士们很好地贯彻了导演组要求的面带微笑,一阵演奏后突然站立不动,如同被施了定身咒的青铜兵马俑。
这刻意为之的停顿,是路宽精心设计的“呼吸感”——
全世界的观众们都不禁屏气凝神,随即便是缶面上银光闪烁,相对的长方形方阵上,出现中文和阿拉伯数字的“60”。
与此同时,战士们的脚底开始变换着姿态各异的二十四节气的剪影,这是相比上一世的重大改进之一。
鸟巢的观众们仿佛被一颗子弹击中,集体陷入短暂的失语,随即九万人齐齐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欧洲和北美,某些在奥运会解说过程中大谈人权问题的主持人,也骤然失语。
这种磅礴大气到了极致的东方美学,并不是他们的眼界和历史底蕴可以想象得出的。
伴随着“10!9!8!7!。。。”的倒计时欢呼,所有人此刻都成了声浪中的一粒尘埃,在华夏文明的青铜回响里震颤、飘摇、重塑。
洛杉矶酒吧里的的昆汀;
看台上的坂本龙一和北野武;
纽约工作室里的马丁·斯科塞斯;
在今年的奥斯卡“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