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170章 朱英:朱雄英,你该醒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朱英:朱雄英,你该醒来了(2 / 5)

少。

他一边用布巾擦着脸,一边抬眼看向马天:“马叔,你对这格物院,似乎格外重视?”

“那是自然。”马天蹲下身,“我跟你说,这院里研究的算学、工学、农学,将来或许能改变整个大明。”

“再者说,这格物院是陛下亲批的,由我执掌。你想想,来这里求学的,都是些对新学问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有脑子、有冲劲,将来散到朝廷各部、地方州县,可不就是咱们的人?这是在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势力,比在朝堂上跟那些老狐狸勾心斗角实在多了。”

朱英拿着布巾的手一顿:“是啊,我倒忘了,马叔你是格物院的院长。”

“所以啊,别磨蹭了。”马天拍了拍他的后背,“快点吧,今天太子殿下会亲自去观礼。”朱英赶紧几口扒完药童递来的馒头,又灌了半杯热茶,跟着马天快步出了济安堂。

门口早已停着一辆马车,车夫见他们出来,连忙掀开了车帘。

朱英坐在摇晃的车厢里,心里还在想昨夜的梦。

他悄悄摸了摸衣襟下的那张纸,自己身上还藏着一个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秘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缓缓停下。

“到了。”马天率先跳下马车。

朱英跟着跳下车,抬眼望去,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

只见一座崭新的院落矗立在眼前,比寻常府邸要高大许多。

门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格物院。

笔锋凌厉,带着一股开拓进取的锐气。

他下意识地转头望去,只见隔壁不远处,便是那座闻名天下的国子监。

红墙黄瓦,飞檐翘角,透着厚重与庄严。

而这座刚刚落成的格物院,就像一颗初生的星辰,与古老的国子监隔街相望,一边是传承千年的经史子集,一边是孕育未来的格物致知。

马天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国子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往后啊,这两处怕是要时常比一比了。走,咱们进去看看。”

宽广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人。

东西两侧各搭了个简易的看台,东侧站着前来观礼的朝廷官员,西侧则挤满了国子监的生员。“太子殿下驾到!”

众人齐刷刷地转身,只见朱标在侍卫的簇拥下缓步走来。

他面色温和,目光扫过广场时带着和煦的笑意,走到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站定:“今日格物院落成,是我大明的幸事。”

“有人说,格物之学是奇技阴巧,登不得大雅之堂。可孤不这么看。”

“农夫种粮要知时节,工匠造屋要晓力学,甚至算税银、修水利,哪一样离得开格物之学?孤希望这里能走出一批脚踏实地的人,用学问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实在些。”

众人听着,反应并不热烈。

站在第一排的吏部尚书吕本,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这位兼任国子监祭酒的老臣,眼神扫过格物院匾额,满是不以为然。

广场西侧的国子监生员堆里,对这所谓的格物院,也很不在乎。

齐德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人听见:“太子殿下这话怕是说反了吧?孔孟之道才是安邦定国的根本,摆弄这些铜片子、木头块,能读出《论语》里的治国大道?”

黄子澄附和道:“就是,我看这格物院,迟早要沦为杂耍班子。”

两人轻笑,引得不少国子监生员跟着窃笑。

杨士奇站在队里,眉头紧紧蹙起。

他悄悄碰了碰夏原吉的胳膊,低声道:“这些人只知埋首故纸堆,却不知民生疾苦。去年黄河决堤,若是早有精确的测绘图,何至于淹死那么多百姓?”

夏原吉没说话,目光落在高台上的马天身上。

朱标讲完话,笑着对马天点了点头。

马天整了整锦袍,大步走上高台。

他没看两侧的看台,目光直直落在广场少年们身上:

“刚才我听了,呵呵,吕大人和诸位国子监的才子们,怕是觉得马某在胡闹。”

“那马某就说说,格物院要做什么!”

“我们要做能让亩产多收两石粮的新农具,让百姓冬天能穿上不钻风的棉衣,让运河上的船跑得更快,让矿山里的煤挖得更省力!”

“这些东西,或许入不了圣贤书,却能让天下的百姓少饿肚子,让织工多赚几个铜板!”

“我们不教你们吟诗作对,只教你们怎么让水车转得更稳,怎么让算盘打得更精,怎么让城墙筑得更牢!你们谁要是觉得这是杂耍,现在就可以走!但留下来的,将来都要成为能让大明变样的人!”国子监生员们,依旧多是不屑。

他们都在鄙视,谁脑子有病,去格物院啊。

“我加入!”

第一个开口的是夏原吉。

他往前跨了一大步,朗声道:“学生愿学算学,为朝廷算清每一笔税银!”

“还有我!”铁铉从人群里挤出来,“我要学工学,将来修出永不溃堤的黄河大坝!”

杨士奇也上前一步:“学生也加入。”

少年们像是被点燃的薪柴,接二连三地往前站。

“我要学农学!”

“我想研究织布机!”

“我要学天文!”

“我要学医道!”

喊声此起彼伏,一个个少年站了出来。

齐德张了张嘴,想骂他们是傻子。

马天看着眼前这群热血沸腾的少年,仰天大笑:“好!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格物院的第一批弟子!”观礼的人群渐渐散去。

马天留下了杨士奇、夏原吉和铁铉三人。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铁铉身上:“铁铉,我记得你是吕本大人的弟子?”

铁铉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对着马天深深一揖:“学生虽曾受教于吕大人门下,却与他们志不同道不合。前日因在国子监力挺格物之学,已被逐出师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