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破茧专家组> 第38章 三点十七分没有焊枪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三点十七分没有焊枪声(2 / 2)

他盯着那片夹在信纸间的福利院特制边角——浅灰底纹上印着细小的梅花图案,右下角还残留着半枚褪色的红色印章编号。

这是佛山福利院1990年代中期使用的内部信笺,仅限职工与长期义工使用。

林川曾告诉他,这种纸,全院每年只印五百张。

他将纸条小心装入证物袋,手指微颤。

这不是巧合。

黄阿婆的艾草包、深夜录音里的低语、墙根未干的水泥、如今这封无名信——所有碎片正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悄然拼合,而那只手,或许也曾在这条巷子里停留过。

回到市局物证中心,江临风没有立刻上报,而是先锁上了实验室的门。

他知道,一旦启动跨市调取监控备份带的程序,就必须走正式审批流程,而“无新物证”的驳回令仍悬在头顶。

但常远达那句“七日内拿出可展示的证据闭环”,像一柄悬剑,逼他必须在制度的缝隙里抢出一条路。

他拨通林川电话,声音压得极低“你还能联系上当年福利院的档案员吗?我要确认这张纸的流转记录。”

“有难度,但可以试。”林川顿了顿,“你是不是怀疑……凶手曾是福利院的人?”

“我不敢确定。”江临风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但我确定,他知道杨小满的习惯,知道焊枪声何时停,甚至知道怎么伪造一段‘正常作业’的假象。这不是外人能做到的。他熟悉这里,像熟悉自己的呼吸。”

接着,他又致电孙玉花,将纸条照片与福利院信纸特征发送过去。

“你等等。”孙玉花的声音忽然凝住,“我手头有一份1997年法医中心与福利院合作的心理评估档案,里面提到一名长期滞留的青年,因肢体畸形被亲属遗弃,由院方安排在后勤做杂工——他负责过夜间物资搬运。”

江临风心头一紧“有没有照片?”

“只有文字描述。”她语气沉重,“但记录写着右肩明显高于左肩,行走时身体向左倾斜约七度。”

挂断电话后,江临风静坐良久。

三点十七分的焊枪声本不该存在,而此刻,一个本不该被遗忘的人,正从三十年前的阴影中缓缓走出。

林川很快传来消息福利院老档案员愿意配合,但条件是“不录音、不见面、不留名”。

对方只透露,b-12柜的监控备份带,是当年电信局为配合治安联防,统一归档的夜班录像,原计划三年后销毁,因管理人员疏忽,竟留存至今。

当天下午,三人分头行动。

林川赶赴珠城电信旧库,凭借老关系争取临时调阅权限;孙玉花联系省厅技术室,预备画质增强设备;江临风则重新梳理杨小满案发前后七天的邻里走访笔录,终于在一份被归为“无效信息”的记录中发现线索案发前两晚,有居民称“看见小卖部后窗有人递工具”,描述的身影“走路有点歪”。

夜十一点,林川发来一张照片铁柜深处,一卷黑色录像带静静躺在b-12格,标签上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199643&nbp;夜班”。

江临风盯着屏幕,指尖划过那行日期。正是杨小满遇害当晚。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蹲在墙根、用手电照亮水泥的男人。

他不是来修墙的。

他是来抹去时间的。

而此刻,时间终于开始倒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