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话筒下的温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江城穿越之话筒下的温度(3 / 3)

桌上睡着了,旁边放着那本新买的钢琴教材,妻子说&nbp;“她说明天等你回来一起练新曲子”。我站在演播厅门口,看着空无一人的观众席,眼泪终于掉下来&nbp;——&nbp;自己握的话筒传递了无数百姓的声音,却没能兑现对女儿的承诺。

深夜&nbp;12&nbp;点,我回到家,把草莓蛋糕放在女儿床头,轻轻帮她盖好被子,看见她枕头下藏着张画画里的他举着话筒,身边有好多笑脸,女儿站在他脚边,手里拿着满分试卷。我蹲在床边,在她额头亲了一下,心里默念&nbp;“下次一定陪你”。

三、话筒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胖大海茶香。我摸向喉咙,没有灼痛感,只有后勤车扶手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民生观察》节目组的群消息“陈默老师的‘社区养老专题’获全国民生类节目金奖!台里特批&nbp;5&nbp;天带薪年假,女儿的钢琴考级视频已经在直播中播放,观众纷纷留言‘这是最温暖的民生声音’!”

我推着补给车走进演播厅,看见陈默穿着那件浅色系亲子装,妻子和女儿站在他身边,女儿手里拿着《钢琴进阶教程》,封面是她最喜欢的蓝色&nbp;——&nbp;是台里同事特意帮他买到的。他胸前别着金奖徽章,正在给观众回信,张奶奶的信放在最上面,上面写着&nbp;“社区已经给我安排了志愿者,谢谢陈老师还记得我”;小林拿着新的访谈提纲,自信地说&nbp;“陈老师,这次农民工专题我能独立完成了”;导播递过来一张行程表“这是你的年假安排,我们已经帮你订好了郊外民宿,带女儿去看红叶吧”。

女儿跑过来,举着手机给我看“叔叔你看,爸爸在直播里放了我弹钢琴的视频,好多人给我点赞!”&nbp;陈默走过来,笑着说&nbp;“其实最该感谢的是观众,他们愿意听百姓的声音,也愿意理解我们的不完美”。他的眼底没了黑眼圈,嘴角的笑容自然又温暖,西装内袋里的女儿画作,被装裱成了小相框,放在演播厅的展示架上,旁边写着&nbp;“民生声音,源于每一份平凡的牵挂”。

“陈老师,该录获奖感言了!”&nbp;工作人员喊道。他牵着女儿的手走向镜头,话筒里传来他温和的声音“民生主持人的话筒,不仅要传递政策与真相,更要装着百姓的喜怒哀乐,也装着家人的等待&nbp;——&nbp;谢谢我的家人,也谢谢每一位信任我们的观众”。

风卷着后勤车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演播厅的掌声。我看着聚光灯下的一家三口,突然明白陈默话筒里的秘密&nbp;——&nbp;那些磨破的稿件、沙哑的喉咙、没赴约的家长会,不是&nbp;“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百姓的责任,融进了每一次直播里,把对家人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弥补里。就像那杯泡着胖大海的青瓷杯,看似普通,却装着最真挚的民生温度;就像女儿的画作,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下次后勤补给时,我还要来演播厅,陈默说&nbp;“年假回来后,要做个‘亲子民生’专题,让更多家长知道,陪伴与责任同样重要”。顺便问问他,女儿的新曲子练得怎么样,郊外的红叶好不好看,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平衡工作与家庭的主持人,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