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更好的设计,来弥补材料上的不足!
这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滔天巨浪。
王浩的嘴巴张了张,想反驳,却发现自己脑中一片空白。
变截面?
应力分布?
这些词汇他不是没在书上见过,但它们从未像今天这样,被组合成一个如此清晰、如此具有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这已经不是仿制了,这是……创造!
李卫国粗糙的大手在崭新的图纸上轻轻抚过,眼神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虽然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力学原理,但他听懂了最后一句话。
用设计弥补材料!
这不正是他们这些一穷二白的华夏第一代汽车人,梦寐以求的道路吗!
“好!说得好!”李卫国一巴掌重重拍在桌子上,震得铅笔都跳了起来。
他通红的眼睛扫过全场,声音洪亮如钟:“就这么干!”
“小陈同志负责技术和设计,我来负责协调生产!热处理车间那边的老师傅,我去说!锻工车间那边,我去协调!”
李卫国的态度,就是命令。
办公室里再无一人提出异议,连王浩也只能悻悻地闭上了嘴,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嫉妒,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彻底击败的茫然。
说干就干,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风格。
当天下午,陈明就拿着他连夜赶出来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表,一头扎进了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车间是全厂最闷热的地方,巨大的燃煤加热炉像一头怪兽,不断向外喷吐着灼人的热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油烟和煤焦味。
几个赤着膀子,只穿着一条工装裤的老师傅,正用长长的铁钳,从炉膛里夹出烧得通红的工件,迅速浸入旁边半人高的淬火油槽中。
“滋啦——!”
红热的钢材与冰冷的淬火油接触,瞬间爆起一团浓烈的白烟,伴随着刺耳的声响。
“刘师傅,王师傅。”李卫国领着陈明走进来,大声喊道。
一个正在操作的老师傅回过头,他满脸的汗水和油污,看到是李卫国,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老李,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我们这儿可没好茶叶给你喝。”
“别贫了,老刘。”李卫国表情严肃,“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咱们技术科的陈明同志,接下来要和你们一起,攻克一个大难关。”
刘师傅上下打量了一下陈明,看他白白净净,文质彬彬,不像个常下车间的人,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哦?小同志要攻克什么难关啊?”
“我们要用普通碳钢,做出弹簧钢的性能来。”陈明开门见山,语气平静。
话音刚落,整个车间仿佛瞬间安静了一瞬。
刘师傅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旁边的几个老师傅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难以置信地看了过来。
“小同志,你没开玩笑吧?”刘师傅掏了掏耳朵,“用碳钢做弹簧?那玩意儿一掰就断,怎么做?”
“是啊,这跟拿泥巴捏金元宝有什么区别?”另一个师傅也忍不住说道。
李卫国脸色一沉:“老刘!这是厂里的决定!陈明同志有他的技术方案,你们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
刘师傅看李卫国不像开玩笑,撇了撇嘴,没再多说,只是那眼神里的不信任,谁都看得出来。
“这是我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陈明将图纸递过去,“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这个温度和时间来执行。”
刘师傅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眉头就皱得更深了。
“加热到850度?保温20分钟?然后油冷?”他指着上面的数字,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个温度太高了,碳钢加热到这个温度,里面的‘火’就过了,晶粒会变得粗大,一淬就裂!”
这是老师傅们凭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几十年摸爬滚滚打总结出来的“土规矩”。
“刘师傅,我知道这和您平时的经验不一样。”陈明耐心地解释道,“但我们这次要做的,就是要打破常规。我们需要的就是它在高温下内部组织的变化,然后通过快速冷却将其固定下来,再用后续的回火来调整它的韧性。”
“什么组织变化,什么韧性的,我听不懂。”刘师傅把图纸往旁边一放,态度很坚决,“我只知道,按你这个搞法,这批料肯定得报废!老李,这不是闹着玩儿的,这可都是好钢啊!”
车间里的气氛一下子僵住了。
王浩不知什么时候也跟了过来,站在门口,抱着胳膊,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他就是来看陈明笑话的。
“刘师傅,你就听小陈的,试一次!”李卫国咬着牙,下了死命令,“出了问题,我担着!”
“你担着??”王浩阴阳怪气地开口了,“这可是为了试制底盘悬挂特批的钢材,要是全搞废了,耽误了整个项目的进度,这个责任谁负?”
李卫国气得脸都涨红了,指着王浩骂道:“你小子少在这儿说风凉话!有本事你拿出办法来!没本事就给我闭嘴!”
“我……”王浩被噎得说不出话。
“刘师傅!”陈明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他直视着对方的眼睛,“我们先用一根废料试一下,行不行,事实说话。”
看到陈明如此坚持,又有李卫国在一旁力保,刘师傅虽然满心不情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行,那就试试。不过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废了,可别怪我老刘没提醒你们。”
试验开始了。
一块边角料被送进了加热炉,车间里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陈明紧紧盯着炉壁上的温度计,那是一个老式的热电偶温度计,指针抖动得厉害。
“温度到了!850度!”
“开始计时!保温二十分钟!”陈明的声音沉稳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