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还不够(1 / 2)

王浩的声音尖锐而得意,像一根锥子,刺破了车间里凝固的空气。

“李师傅,现在您看到了吧?”

他上前一步,指着那截断裂的钢块,仿佛那是什么罪证。

“我早就说过,这是胡闹!”

“理论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呢?还不是一堆废铁!”

“这要是整批料都这么搞,耽误了上级交代的任务,这个责任,谁来负?是你,还是他?”

王浩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李卫国本就紧绷的神经上,又狠狠地抽了一鞭子。

李卫国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看着那截断口,心疼得像是自己的骨头断了一样。

他想反驳,可事实就摆在眼前,冰冷而残酷。

刘师傅和几个热处理老师傅也是唉声叹气,不住地摇头。

“可惜了,真是可惜了这块好钢。”

“我就说嘛,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哪能说改就改。”

“这下好了,没法交代了。”

整个热处理车间,瞬间从一个充满希望的攻关现场,变成了一个失败的审判庭。

所有的目光,或指责,或惋惜,或幸灾乐祸,全都汇聚到了陈明身上。

然而,陈明却像是一块投入风暴中心的礁石,纹丝不动。

他没有理会王浩的叫嚣,也没有去看李卫国难看的脸色。

他只是蹲下身,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捡起了那两截断裂的钢块。

他将断口凑到眼前,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光,仔细地观察着。

那亮晶晶的、粗大的颗粒状断面,在他眼中不是失败的象征,而是一组珍贵的数据。

“晶粒粗大,典型的淬火脆性断裂。”

他轻声自语,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然后,他站起身,走到工作台前,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铅笔,在上面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加热温度:850℃。

保温时间:20分钟。

冷却介质:淬火油。

结果:脆断。

断口特征:粗晶。

这一系列冷静到近乎冷酷的举动,让周围的嘈杂声渐渐平息了下来。

所有人都愣愣地看着他,不明白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在闯下大祸之后,还能如此镇定。

“陈明同志,你……”

李卫国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沙哑。

陈明抬起头,将笔记本合上,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刘师傅的脸上。

“刘师傅,这次的失败,不是工艺错了,而是我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啥?”

刘师傅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浩更是嗤笑出声:“失败就是失败,还找什么借口?离成功更近?难道你要把厂里的钢材全都试废了,才算成功吗?”

“王浩同志说对了一半。”

陈明平静地看着他。

“新工艺的开发,确实需要试验,也必然会消耗材料。”

“但每一次试验,都不是无意义的浪费,而是为了获取数据,排除错误选项。”

他举起手中的断钢,对着众人。

“这次试验告诉我们,在850度这个温度下,单纯的油冷,冷却速度太慢,无法形成我们需要的细密内部结构,反而让晶粒有了长大的时间,所以它才会变脆。”

他的解释简单直白,连老师傅们都听懂了大半。

“那……那你的意思是?”

刘师傅迟疑地问道。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冷却上。”

陈明语气笃定。

“我们需要更快的冷却速度。”

他看向淬火油槽旁边的另一个更大的水槽。

“下一次,我们用水来淬火。”

“用水?!”

刘师傅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失声喊道:“那更不行!水比油冷得快太多了!这么高的温度直接进水,钢材内外温差太大,别说裂了,当场就得炸开!”

这是所有热处理工人的常识,高碳钢高温淬水,那是大忌!

“刘师傅说得对。”

陈明点点头,表示赞同,这让众人又是一愣。

“所以,我们不能像刚才那样,一直泡在里面。”

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这次,需要精确控制它在水里待的时间。”

“只在水里待三秒钟,然后立刻取出来,在空气中冷却。”

“什么?三秒?”

“这怎么控制?”

“这不是瞎胡闹吗?”

老师傅们再次炸开了锅,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用油淬火都嫌慢,用水淬火又只待三秒,这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陈明!”

王浩终于找到了新的攻击点,他厉声喝道:“你到底懂不懂热处理?你这是在把大家的生命安全当儿戏!万一真的炸炉了怎么办?”

“不会炸。”

陈明的回答简单而有力。

李卫国看着陈明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丝毫的慌乱,只有对技术的绝对自信。

他想起了那张完美的曲轴图纸,想起了那句“用设计弥补材料”的豪言壮语。

他的心,不知为何,又一次安定了下来。

他狠狠一跺脚,牙关一咬。

“好!”

“老刘!就按小陈说的办!”

李卫国指着刘师傅,几乎是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再找一块废料,炉温不变,这次,淬水三秒!我亲自来给你掐时间!”

刘师傅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李卫国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叹了口气,挥了挥手,示意徒弟们准备。

第二次试验,在一种更加紧张和诡异的气氛中开始了。

所有人都远远地退开了一些,仿佛随时准备应对一场爆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