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教授激动得近乎失态的赞誉,像一颗引信,瞬间引爆了整个车间的热情。
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车间的屋顶掀翻。
赵兴国厂长笑得合不拢嘴,他走上前,用力地握住陈明的手,又转头握住孙教授的手,激动地说道:“好!太好了!孙教授,陈明同志,你们都是我们厂的大功臣!”
陈明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包围,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看向那台平稳运转的发动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不仅仅是一台机器,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亲手点燃的第一把火。
“赵厂长,孙教授,这只是一个开始。”
陈明的声音在嘈杂中显得格外清晰。
“一颗强壮的心脏,还需要一副同样强壮的筋骨来承载。”
他的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投向了总装车间的方向。
李卫国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花,振臂高呼:“对!光有发动机还不够!同志们,咱们的底盘,咱们的驾驶室,都还等着呢!”
“走!去总装车间!”
“今天,咱们就把这辆车,完完整整地造出来!”
李卫国的话,像是一道集结号。
人群的热情找到了新的宣泄口,他们簇拥着这台功勋发动机,浩浩荡荡地向着总装车间进发。
总装车间里,一具已经喷涂好底漆的底盘大梁,正静静地躺在流水线的起点。
旁边,是已经组装好的前后桥,以及王大锤他们刚刚用全新工艺打造出来的,一排排闪烁着亚光灰色泽的变截面钢板弹簧。
更远处,钣金车间送来的驾驶室总成,也已经准备就绪。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今天,这股东风,来了。
“都打起精神来!”
李卫国站在高处,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今天,我们要装配的,不是嘎斯51!”
“是我们华夏工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造出来的第一台,改进型卡车!”
“是!”
工人们齐声应和,士气如虹。
装配工作,正式开始。
王大锤亲自带着他的得意门生,负责底盘悬挂的安装。
“看准了!这片弹簧,每一片都是宝贝!”
他一边指挥着吊装,一边对身边的徒弟低声吼道。
“上面的喷丸层,蹭掉一点皮,我拿你的皮来补!”
那个年轻的徒弟手一抖,动作愈发小心翼翼。
另一边,刘师傅也带着热处理车间的几个骨干,围着即将吊装的发动机,做着最后的检查。
“水管,油管,每一根都要看仔细了!”
“这可是咱们的‘心肝宝贝’,不能有半点马虎!”
林雪则抱着她那本厚厚的记录本,像一只勤劳的蜜蜂,穿梭在各个工位之间。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装配细节,手中的笔飞快地记录着。
“前桥主销的倾角,复核数据,三点五度,符合标准。”
“传动轴的连接螺栓,扭矩八十牛米,合格。”
她的声音清脆而专业,成了这喧闹车间里,一道代表着精度的标尺。
陈明则站在流水线的中央,目光扫视着全局。
他的大脑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将所有的装配流程在脑海中预演了一遍又一遍。
“王师傅,后桥的U型螺栓,拧紧力矩要交替进行,保证两边受力均匀。”
“刘师傅,发动机和变速箱结合的时候,注意输入轴的同轴度,让小张用百分表再校准一次。”
“林雪,记录一下,第一台车的装配工时,从现在开始计算,我们需要这个数据来优化未来的生产节拍。”
他的指令,不疾不徐,却精准地切中每一个要害。
原本还有些混乱的现场,在他的调度下,变得井然有序,如同一支配合默契的交响乐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底盘与悬挂结合,发动机与变速箱落位,传动轴连接……
一个个独立的部件,在工人们的手中,如同拼图一般,渐渐汇集、融合,构成一个强壮有力的整体。
当驾驶室总成被稳稳地吊装在大梁上,与底盘完美结合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一辆卡车的雏形,已经完整地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它静静地矗立着,虽然还没有轮胎,没有车门,但那股钢铁巨兽般的磅礴气势,已经扑面而来。
“快!送去涂装车间!”
赵兴国厂长激动地大手一挥。
几个小时后,当这辆卡车再次从涂装车间缓缓驶出时,整个工厂都沸腾了。
车身,被喷涂上了一种鲜艳夺目的、如同初升朝阳般的红色。
这种红色,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这个时代独有的、一往无前的豪情。
阳光透过车间高大的玻璃窗,洒在铮亮的车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车头正中央,是几个用白色油漆喷涂的、苍劲有力的大字。
“朝阳”。
车门上,则是一个同样醒目的编号:“01”。
这是它的名字,也是它的身份。
它不再是某个外国型号的仿制品,它是朝阳01号!
“我的天……”
“太……太好看了……”
“这还是我们造出来的车吗?跟画报上的一样!”
工人们围着这辆崭新的卡车,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痴迷,像是在欣赏一件绝世的艺术品。
“同志们!”
赵兴国厂长走上前,抚摸着冰冷而光滑的车身,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辆车,是咱们厂的第一个孩子,是咱们华夏第一代汽车工人,挺起腰杆的证明!”
“我决定,就给它取名‘朝阳’!”
“寓意着,我们的汽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