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不是造车厂吗?怎么改军工厂了> 第17章 朝阳01号的测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朝阳01号的测试(1 / 2)

“朝阳01号”的诞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一辆车是骡子是马,终究要拉出来遛遛。

第二天一大早,工厂后山那片被临时开辟出来的简易试车场上,已经站满了人。

赵兴国、孙教授、李卫国、王大锤、刘师傅……所有参与了这个项目核心的人,一个不落,全都到齐了。

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辆停在起点的、鲜红色的“朝阳01号”上。

“同志们!”

赵兴国厂长清了清嗓子,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今天,就是检验我们成果的时刻!”

“这辆车,能不能拉,能拉多少,跑得快不快,省不省油,结不结实!”

“今天,我们就要用事实,用数据,给出一个答案!”

“我宣布,‘朝阳01号’全面性能测试,现在开始!”

陈明拿着一个记录板,走上前,对着负责测试的司机和工人,冷静地布置着任务。

“第一项,最大载重测试。”

“嘎斯51的原设计载重是二点五吨,我们的目标,是三吨!”

“什么?三吨?!”

李卫国在旁边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小陈,这……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多加半吨,那对大梁和悬挂的压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王大锤也皱起了眉头,他虽然对自己锻造的弹簧有信心,但也不敢这么托大。

“是啊,小子,悠着点,别刚下线,就把它给压趴下了。”

陈明笑了笑,眼神里是成竹在胸的自信。

“李师傅,王师傅,放心。”

“我们的‘筋骨’,比你们想象的,要强壮得多。”

随着他一声令下,工人们开始用吊车,将一袋袋沉重的水泥和沙袋,装上“朝阳01号”的车斗。

一吨。

两吨。

车身稳稳地沉下,四条轮胎被压得微微变形,但那几组变截面钢板弹簧,只是略微被压平了一些弧度,依旧充满了韧性。

两点五吨。

达到了嘎斯51的设计极限。

李卫国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死死地盯着那几片弹簧,生怕听到一丝金属呻吟的声音。

“继续加!”

陈明的声音没有丝毫动摇。

工人们对视一眼,咬着牙,又吊起了一袋重达半吨的水泥。

“慢点!慢点放!”

李卫国紧张地喊道。

巨大的水泥袋被缓缓放下。

“吱呀——”

一声轻微的金属受力声响起,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揪了一下。

王大锤的拳头攥得死死的,指节发白。

水泥袋完全落稳了。

三吨!

车斗里的货物已经堆得像一座小山。

那几组钢板弹簧,此刻几乎被压成了一条直线,但它们没有弯折,没有断裂,依旧在顽强地支撑着。

“天哪……”

一个年轻技术员喃喃道,“真的……真的撑住了……”

“这还没完。”

陈明看向驾驶室里的司机,打了个手势。

“启动,绕场慢速行驶一圈。”

随着朝阳一号的启动。

“轰——嗡嗡嗡——”

那台被寄予厚望的“朝阳一号”发动机,在重载之下,发出了比之前更加沉闷有力的咆哮。

车辆缓缓起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几乎被压平的钢板弹簧上。

车轮压过地面上的一块小石子,车身微微一震。

只见那钢板弹簧猛地向下一沉,又迅速地弹了回来,整个过程充满了惊人的韧性,将大部分的冲击都化解于无形。

“好!好弹簧!”

王大锤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拍大腿,激动地吼了出来,仿佛在夸奖自己的孩子。

“这劲儿!这韧性!比那老毛子的玩意儿强多了!”

一圈下来,车辆稳稳停住,毫发无损。

孙教授快步上前,他没有看弹簧,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走到车尾,仔细观察着排气管。

“赵厂长,你来看。”

他指着排气管说道。

“在如此重载的情况下,它的排气,只有非常淡的灰烟,几乎看不到黑烟。”

赵兴国不解地问:“孙教授,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孙教授的眼中闪烁着异彩,“我们的发动机,燃烧得非常充分!”

“燃烧充分,意味着动力强劲,更意味着……”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让赵兴国眼睛瞬间瞪大的词。

“省油!”

第一项测试,完美通过!

“第二项,爬坡与越野测试!”

卸掉一部分货物,让载重回到标准的两点五吨。

“朝阳01号”开到了试车场那条坡度超过三十度的土坡前。

“我来开!”

王大锤自告奋勇,一把拉开车门跳了上去。

他要亲手感受一下,自己打造的“筋骨”,到底有多硬朗。

挂上低速档,王大锤一脚油门踩下去。

“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换做是嘎斯51,在这种坡度上,早就该车轮打滑,发出徒劳的嘶吼了。

然而,“朝阳01号”的车轮,却像长了爪子一样,稳稳地抓住地面,一步一步,坚定地向上攀爬。

车身虽然倾斜,但姿态却异常的稳健。

“好!好大的劲儿!”

王大锤在驾驶室里兴奋地大喊。

他能感觉到,油门下面还有余力,这台发动机的力量,简直是源源不断!

成功登顶!

没等众人欢呼,王大锤又驾驶着卡车,冲向了那段专门用来测试悬挂的“搓板路”。

那是一段铺满了大小不一石块和坑洼的烂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