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不是造车厂吗?怎么改军工厂了> 第88章 未来十年的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未来十年的路(1 / 2)

红墙之内,灯火通明。

负责“09”核潜艇项目的海军长官周振邦,两鬓斑白,面沉如水。

负责航空发动机攻关的张院士,眼窝深陷,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插满了烟头。

还有负责核物理、精密仪器、特种冶金的国宝级专家们。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同一种表情。

凝重。

以及,更深层次的,被现实技术壁垒反复消磨后的疲惫。

坐在首位的老首长,静静地听着各方的汇报,他没有说话,只是用指节,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所以,我们“09’项目,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那个耐压壳体。”

周振邦的声音沙哑,像一头被困在浅滩的巨鲸。

“我们最好的合金钢,在模拟深潜中,依旧出现了脆性断裂。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核潜艇,就永远只是一口游不出港的铁棺材。”

“我们这边也一样。”张院士苦笑着接话,“涡扇发动机的叶片材料,迟迟无法突破耐高温极限。我们甚至连一台能稳定工作一百小时的样机都拿不出来。”

一个个难题,被摆在了桌面上。

每一个,都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压得在场所有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会议室厚重的木门被推开。

何首长一身风尘,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没有敬礼,没有客套。

只是走到会议桌前,将怀里那份用牛皮纸袋密封的,还带着7-43厂机油味的报告,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中央。

“砰!”

那声音,像一声枪响,瞬间击碎了满屋的沉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老何,你这是……”周振邦的眉头皱了起来。

何首长没有回答,他只是拉开一张椅子,坐下,然后,用一种平静到可怕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各位,我们之前讨论的所有问题,或许,都有答案了。”

他打开牛皮纸袋,将里面那份由林雪连夜整理誉抄的,陈明的“量产方案”,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743厂,关于「铁砧’项目通讯系统,批量化生产的初步构想。”

“什么?”负责通讯的电子专家第一个愣住了,“老何,你没搞错吧?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国家战略级的难题,你拿一个装甲车的电台生产方案出来干什么?”

“你先看完,再说。”何首长的语气,不容置喙。

那位电子专家将信将疑地拿起那份只有薄薄十几页的报告。

只看了一眼,他的手,就猛地一颤。

那双总是带着学者儒雅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印……印刷电路板?!”

他失声喊了出来,那声音,像是看到了什么神迹。

“用导电漆在绝缘板上「画’出电路?用丝网印刷来代替人工布线?这……这怎么可能?!”他的惊呼,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在场的所有专家,都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手中的那份报告。

然后。

此起彼伏的,倒吸凉气的声音,在会议室里连成了一片。

“我的天……流水线作业?把复杂的电子组装,拆分成二十个独立的“傻瓜式’工位?每一个工人只负责拧一个螺丝,或者焊一个点?”

“标准检测工装?红灯停,绿灯行?用这种方法来保证品控?这……这简直是……工业领域的革命!”“疯了……设计这个方案的人,绝对是个疯子!”

会议室里,彻底炸开了锅。

这十几位站在华夏科技金字塔顶端的男人,此刻,像一群第一次见到火种的原始人,被那份报告里所蕴含的,那种超越了整个时代的,冰冷、高效、充满了逻辑美感的工业哲学,给彻底震慑住了!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方案。

他们看到的,是一把能解开束缚了他们几十年,那道名为“手工作坊”的枷锁的,万能钥匙!周振邦的手在抖。

他看着报告里那个“模块化生产,标准化替换”的理念,脑海里,那艘困扰了他无数个日夜的,笨重而脆弱的核潜艇,仿佛被一道神光照亮!

“如果……如果我们的反应堆,我们的声呐,我们的鱼雷发射管,也用这种模块化的方式来设计和生产……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激动。

“那我们就不再需要把整艘潜艇都拖进船坞里大修!哪里坏了,我们就直接在海上,把那个模块吊出来,换上一个新的!”

“我们的维修时间,能缩短百分之九十!我们的出勤率,能翻一倍!”

“还有我们!”航空专家张院士也猛地站了起来,他挥舞着手里的报告,像是在挥舞一面胜利的旗帜。“如果我们把这个“印刷电路板’的技术,用到我们的机载雷达和火控系统上!”

“那我们雷达的体积和重量,至少能缩小一半!我们的战斗机,就能省出宝贵的空间和载重,去挂载更多的导弹和燃油!”

“这已经不是一个生产方案了!”

钱院士激动地一拍桌子,他看着主位上那位从始至-终都沉默不语的老首长,声音因为极度的亢奋而微微发颤。

“首长!”

“这是一份,能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都脱胎换骨的,建国方略啊!”

整个会议室,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老首长的身上。

他们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的脸上,都写着同一种渴望。

老首长缓缓地,缓缓地抬起头。

他没有看任何人。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会议室的墙壁,穿透了京城的夜空,落在了百里之外,那座不起眼的小小工厂里。

落在了那个,此刻可能还躺在病床上,却用自己的思想,搅动了整个时代风云的,年轻人的身上。他拿起那份报告,轻轻地,像是在抚摸一件绝世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