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六十三章
见一家子亲人哭得是肝肠寸断,再这般哭下去,怕是得将官府引来……于是,李妍轻声劝阻,道:“要不要…先回屋?"她笑着解释,“二、二郎才回来,也不知吃没吃饭,累不累……不如……
“二郎,你是不是还没吃饭?娘给你做饭去。“说着,薛大娘便止住了哭,一抬手便胡乱抹了把眼泪,然后就要转身往庖厨去。李妍叫住了她:“娘,二郎才回来,肯定有许多体己话要同你说。你们堂屋去叙话,我去做饭。"说完,不等薛大娘说话,李妍转身就赶紧开溜了。望着儿媳离去的身影,薛大娘心中很是欣慰。“二郎,这便是娘为你娶的妻子。“想着这二人虽是夫妻,但今日却是初次见面,薛大娘少不得要说许多李妍这个儿媳的好话来,“你小子是有福气了,妍娘貌美如花,性情也好,便宜了你。”
想到二人夫妻的关系,薛屹也略觉奇怪,但他却还算稳重,只问母亲:“是母亲为儿子冲喜娶回来的?”
“正是。"薛大娘果断答。
前世的李氏,也是母亲为他冲喜娶回家的。“那她……是哪里人士?家中可还有其余姊妹?“他记得,前世的李氏有个继姐,嫁了韩跃为妻。而日后,韩跃在朝堂上将会大有作为。而那李家大娘,也跟着妻凭夫贵,成了京中贵妇之佼佼者。
“她是咱们镇上木匠李尚平闺女,有个姐姐,嫁了个读书人。另还有个弟弟,是异母的,没什么来往,她如今同她娘家交情也不好……“既儿子问起,薛大娘便索性把这些情况都同儿子说了。
所有信息都同前世的吻合得上,那也就是说,李氏仍是那个李氏,只是变了容貌、变了性情而已。
堂屋里点了油灯,进了堂屋,薛大娘又把儿子好一番细瞧、打量。同两年多前比,他似乎还略高了些。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般骨瘦如柴,还算硬朗。
并且看他如今这副穿戴,似乎是发了财的。想到什么,薛大娘这才忽然问:“儿啊,这一切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你不是、你不是在战场上…“当时官府是送了身带血的衣裳回来的,她认得那身衣裳,就是二郎的。
然后忽又想到,方才妍娘去给他开门时,似乎称呼他为“刘千户”,她问她是谁,他也说了是刘婶子家的二郎。
妍娘之前去江宁府时,她是见过“刘二郎”的,她认得“刘二郎”很正常。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那“刘二郎”竞不是真正的刘二郎,而是他们老薛家的薛二郎。
纵是再蠢,薛大娘也大概猜得出来是怎么一回事儿了。想到那刘家黑心肝的,竞想昧下她的儿子去,薛大娘便气不打一处来,更是红了眼眶。“那个杀千刀的老刘家啊,他们怎的做得出来的。自己没了儿子,就来抢我的儿子。大家一个村里住了三十年,你也是他们刘家兄嫂看着长大的,他们夫妻如何狠得下心来的?"薛大娘哭得伤心,一双手更是使劲揉着心口,那里绞着疼。
见状,薛屹赶紧安慰母亲:“您也别太气了,好在如今儿子恢复了记忆,又找到了您面前。至于那刘家……他们做了昧良心之事,往后余生,一辈子都不会好过,也算是报应。”
“对,今日是高兴日子,娘不该哭的。“说着,薛大娘赶紧抬手抹眼泪,然后又笑起来。
“今日你我母子,你们叔侄、夫妻能够团聚,是咱们薛家祖先在天有灵,是他们保佑着你找回家来的。再苦的日子也熬过来了,往后尽是好日子了。“其他人都不必提,她觉得儿子肯定不会不孝敬她这个母亲,也肯定不会不好好待旭哥儿和月姐儿的。
唯一要提的,就是妍娘。
妍娘是她为二郎冲喜娶的,小夫妻二人今日才是第一次以夫妻的关系见上面,难免陌生。
但也无妨…往后一个屋檐下住着,感情总是能培养出来的。“妍娘真是个好女子,同时,她身世也很可怜。她爹娶了后娘后,就不管她了,只把她扔去了乡下祖母那儿。后来,也是为了点彩礼钱,就把她嫁给了当时生死未卜的你。也亏得她自己生命力强,有韧性儿,这才闯出了如今的好日子来。二郎,娘跟着她过了一年好日子,你侄儿旭哥儿,也被她送去了这华亭县里最好的先生那儿读书,月姐儿也备受她疼爱。咱们一家子,日子过得都很滋润。就只她,劳心劳力,略苦了些。所以,你一定得待她好。娘不管你是不是当官)了,你都得尊重她、爱惜她。”
此时此刻,薛大娘也很庆幸儿媳并未同那徐秀才有什么婚约在身。否则,一女嫁二郎,不仅名声上不好听,也叫妍娘她难以抉择。眼下这样就很好,妍娘没改嫁,二郎也回来了。母亲的意思,薛屹听的明白,无非就是想让他善待李氏。忽又想到前世,母亲虽与李氏关系不好,但最后他找回来时她也说了让他善待李氏的话。
只不过,两种善待却不一样。
前世,母亲不承认他们二人的夫妻关系,只说让他收了李氏为义妹,以后养她一辈子。而这一世,母亲却是要他拿李氏当妻子待的。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薛屹也深感疲惫,而且是身心俱疲的那种。所以,对母亲所交代一切,他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很快就应允下来。这种事情,不只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还得看那李氏的意思。何况,这个李氏前世、今生,改变实在太大,她身上有太多的秘密,他总得弄清楚了。
“吃的来了。"正在这时,李氏捧着碗刚做好的臊子面进了堂屋的门。那肉沫子混着油的香味儿,很快便弥散开了。瞬间,就把堂屋里的人注意力给引了过去。
薛屹跟着凯旋大师回京,朝堂上论功行赏,他受封了正五品的千户后,不是没吃过好的。只是,这么香的食物,他今日还是头一回闻到。这种香同那些大酒楼里的美食还不一样,大酒楼里的许多吃食,多是华而不实,虽则美味,但实吃性却是差了些。他原也是庄稼汉子,吃不来那等精细食物。
之前在战场上时,他最怀念的,就是母亲亲手下的清汤面。那汤是用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