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朱桢不顾对面脸色愈发难看的蓝玉,继续道:
“蓝叔,你在军事上的才能毋庸置疑,可你做人的品德,远远配不上你的功绩。”
“德不配位,历史上这样的人是什么下场,无需孤多言了吧?”
“尤其,如今大明开国宿将陆续凋零,老头子也逐渐老迈。”
“而你凉国公,却正值壮年。”
“所以蓝叔,你希望自己日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蓝玉一双满是杀伐之气的眼眸死死盯着眼前的朱桢,咬牙切齿道:
“琼王殿下,究竟想说什么?”
见他在装糊涂,朱桢不由摇头,把话说的更加直白。
“孤想说的是,蓝叔你日后回到内陆,得收敛脾气了,莫要再做些冲破自家城门的蠢事。”“锦衣卫遍布天下,监察百官。”
“你或者是你手下那些义子所做的不法之事,老头子定然一清二楚。”
“以往皆是小惩大戒,比如把原本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全然是看在你是大哥的妻舅的份上。”“如今,大哥逝去。”
“诸王之中,能压制住你的人寥寥无几,便是能压制得了,你也绝对心生不满。”
“长久下去,蓝叔,你的死期已不远矣。”
“孤今日同你说这番话,或许你觉得是孤小题大做,是在挑拨你和老头子的关系。”
“信与不信,听与不听,皆在你。”
“孤只是念着,你终究是为了大明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身上每一处刀疤、箭伤,都是功勋的证明。”“孤,不愿看到你这样的功勋将领,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般说,蓝叔你可算是听明白了?”
蓝玉自是听明白了,明白的不得了!!同时也不甘、憋屈到了极致!!!
目光悄然瞥向不远处,站在舰首的皇帝陛下的背影。
他蓝玉是莽夫,是无法无天,是骄横跋扈,可他不是傻子。
自懿文太子朱标死后,他便能感受到皇帝陛下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
尤其,是前些时日决定立朱允坟那个妾生庶子为皇太孙,当大明储君之后。
他. .不时能感受到皇帝陛下身上散发出的那股. ..冰冷到了极点的凌冽杀意。
原因,他蓝玉心知肚明。
他是凉国公,背后站着的是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是大明的军队寡头。
而朱允炫..一个妾生庶子,其生母还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根正苗红的文官背景。
两者不说是泾渭分明,只能说是势同水火。
在蓝玉及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的眼中,最适合接过懿文太子的储君位置的,是朱允通!!朱允通,懿文太子朱标与原太子妃常氏的嫡次子,也是他蓝玉的亲外甥孙。
按照大明立嫡立长的规矩,这储君之位,在皇嫡长孙朱雄英去世后,本就应该由朱允通继承。偏生,朱元璋选择了妾生的朱允坟这个庶子!!
试问作为亲舅姥爷的蓝玉,怎能忍受?怎能甘心?怎能服气?
不止是他不甘心,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大多都对此不服。
只是慑于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的威严,不敢表露出来罢了。
但有些事情,无需表露,大家对此都是心知肚明。
好几次,在感受到皇帝陛下对自己升起杀意后,蓝玉回到凉国公府都忍不住起了造反的念头。当然,不是造朱元璋的反。
作为一手被朱元璋培养起来的武将,蓝玉对自家皇帝陛下的军事能力清楚无比。
事实上,大明最厉害的将领,绝非是他凉国公蓝玉,也非大明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更非开平王常遇春、歧阳王李文忠。
而是那由一介布衣崛起,最终率领麾下众人建立大明帝国,驱逐鞑虏,收复中原、燕云十六州、云南的洪武皇帝!!!
造他的反,纯属是茅厕里点灯,找死!
蓝玉想的是,等到朱元璋驾崩,朱允坟继位之后再造反,扶自家亲外甥孙上位!
就这件事情而言,他敢说绝大部分开国淮西武将勋贵都是赞成的。
毕竟,朱允坟的文官背景是明牌,未来一旦对方当上皇帝,只怕大明又将恢复到赵宋以文治武的状态。大明尚存于世的开国淮西武将勋贵,哪一个不是踩着尸山血海,从死人堆里搏出富贵的狠人?要让他们回到赵宋时期,去给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际满肚子坏水的文官士大夫当狗?
没有人愿意,他们是不敢违抗活着的洪武皇帝的圣意,但要是洪武皇帝离世. . .…
间.
然而,蓝玉等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有这样的想法,高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也猜到了。
倒也不算是猜到了,只能说是防范于未然。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没有天幕出现的话,未来蓝玉等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皆会被朱元璋为朱允效的继位之路扫除干净。
蓝玉等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在天幕未曾出现之前,在朱允炫的皇太孙册封大典上,皆惶恐着这样的未来。
好在。
天幕出现了。
朱允炫未来所犯下的矫诏篡位、逼杀血亲的大不敬、大不逆、大不孝行径被曝光。
丢失了原本唾手可得的皇太孙储君之位。
蓝玉等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对此可谓是激动不已,高兴的不得了。
同时,蓝玉也发现。
从那之后,皇帝陛下对于自己的杀意. ..渐渐减弱了,尤其是来到琼州之后,已是弱的不能再弱。但问题是。
蓝玉很清楚,一旦储君人选重新定下,其人若是与自己,又或者说和开国淮西武将勋贵不和的话。皇帝陛下的态度. . ..多半又会回到当初欲立朱允坟那个庶子为皇太孙的时候。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位的平稳有序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