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23章 着司礼监,再将此疏发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着司礼监,再将此疏发回!(1 / 2)

内阁值房。

檀香袅袅,使得气氛愈加凝重与焦灼。

首辅严嵩、次辅徐阶、新任文渊阁大学士吴山,三人围坐,面色各异。

那份被“驳回票拟”的奏疏就摆在紫檀大案中央。

严世蕃侍立在父亲严嵩身边,强压着心头的怒火与不甘,手指重重戳在案上那份奏本上,率先开口道:“徐阁老,吴阁老,”

他目光扫过徐阶与吴山:

“圣意难测啊!前番票拟,本为杜延霖自请辞官,我等体恤其“知罪’之心,照准其请,并稍加训诫,以儆效尤。此乃循例处置,何至于遭圣上发回再议?还请二位阁老一同参详,圣上……究竟是何用意?”他刻意将“知罪”二字咬得极重,目光锐利地刺向徐阶与吴山,带着毫不掩饰的试探与逼迫。徐阶神色不动,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沫,眼皮微抬,目光平静地落在奏疏上,声音沉稳无波:“东楼稍安勿躁。陛下驳回票拟,言“未合圣意’,这四字……此中深意,实在耐人寻味。杜延霖河南河工之功,陛下曾亲口赞为“社稷之臣’,其辞官疏中“躬行天下为公’之志,赤诚可鉴。陛下或……念其功绩,惜其才具,不忍其就此归隐。前番票拟“准辞’,或失之……操切了。”

他点到即止,将“操切”二字轻轻带过,却已暗指严世蕃处置过急,未体圣心。

吴山捋了捋胡须,接口道:

“徐阁老所言极是。杜延霖此人,刚直有余,圆融不足,然其才实干练,尤擅实务。河南河工“招标’之法,虽开商贾参与之先河,然确解燃眉之急,保一方安宁。陛下圣明烛照,或正是看重其“躬行’之能,欲留其于朝堂,为国效力。此番驳回允其辞官的票拟,恐是……不愿其去。”

严世蕃闻言,脸上肌肉猛地一抽,眼中戾气一闪而逝。

他强压着怒火,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质问:

“不愿其去?徐阁老、吴阁老,二位此言差矣!陛下驳回票拟,或许是觉得我等处置过轻,未能彰朝廷法度之严,未能慑宵小妄为之胆!若依二位之言,留其在朝,岂非养痈成患,坐视其继续蛊惑人心,动摇国本?!”

他越说越激动,胸膛起伏,目光如刀,直刺徐阶:

“徐阁老!您身为次辅,更是杜延霖的座师!难道真要坐视此等祸国之源盘踞朝堂吗?“州县躬行重于庙堂高论’,此等悖逆之论,若任其流传,置朝廷体统于何地?置陛下天威于何地?!内阁票拟,肩负辅弼之责,岂能因陛下一时之仁,而失雷霆手段?!”

值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严世蕃的咆哮在檀香缭绕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与咄咄逼人。

内阁大学士作为大明实际上的宰辅,规谏皇帝,确实是天经地义。

但此话经由严世蕃之口说出,却显格外滑稽。

徐阶面色依旧沉静,只是放在膝上的手指微微蜷曲了一下。

吴山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一直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事外的严嵩,此刻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浑浊的老眼,扫过激动得面红耳赤的儿子,又掠过沉默的徐阶和吴山,最后落在那份刺目的奏疏上。

他的手指在紫檀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如同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严嵩的目光缓缓移向徐阶和吴山,浑浊的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徐阁老、吴阁老所言,不无道理。杜延霖……才具是有的,河工之功,朝廷已赏。陛下……或念其功,或惜其才。”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森然:

“然……其性情捐介,行事偏激,不谙世故。聚徒讲学,标新立异,妄议朝政,确已引发物议汹汹,有损朝廷清誉,动摇士林根本!陛下封还票拟,是要留他,但我等必须对其加以惩戒,彰朝廷法度之严,正视听、安人心!”

严嵩顿了顿:

“辞官……就不必了。朝廷培养一个五品官不易,岂能因言废人?然其言行失当,不能不罚!着吏部议处,降级调用。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是不能再做了。调任……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吧(正六品)。”吴山喉头滚动了一下,脸上露出不忍之色,刚要再争,却见徐阶沉默片刻,此时缓缓开口道:“元辅处置……老成谋国。徐某附议。”

首辅、次辅达成一致,吴山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低声道:“附议。”

“好。”严嵩微微颔首,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就……照此拟票吧。”严世蕃立刻上前,亲自提笔,饱蘸浓墨,在那份票签上,笔走龙蛇:

“杜延霖聚徒讲学,言行失当,引发物议,有损官箴。臣等意见,当降级调任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其所倡讲学之风,着即行禁止,不得再聚徒妄议。其门徒人等,着各该衙门严加管束。拟票:降调、禁讲。”写罢,他再次取出那方象征首辅权柄的象牙小印,饱蘸朱砂,在“严嵩”二字旁,重重钤下!严世蕃将票签和奏疏推向徐阶与吴山面前。

徐阶没有犹豫,取过自己的名章,蘸了印泥,在票签上“次辅徐阶”的位置,稳稳地盖了下去。吴山紧随其后,他拿起自己的印章,手似乎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即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也在“大学士吴山”的位置,用力盖下。印泥殷红,落笔沉重。

这一次,内阁三位大学士一同署名,票拟再次封装,送入宫中。

西苑玉熙宫。

精舍内,龙涎香的气息更显幽深。

嘉靖帝拿起内阁第二次票拟的奏疏,目光扫过,随即随手将其掷于御案之上,发出一声轻响。他对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仿佛闲聊般开口:

“黄锦。”

奴婢在。”黄锦连忙躬身,屏息凝神。

“朕观朝堂诸臣,”嘉靖帝的目光投向精舍外庭院中一株在风中摇曳的古柏,缓缓道,“其精要,无非“公私’二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