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52章 下官有罪!下官无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下官有罪!下官无能!(1 / 2)

河南府府城,空气中弥漫着压抑与不安的焦灼气息。

城头兵甲林立,街道行人稀少,商铺大多紧闭门户,偶有巡逻兵丁沉重的脚步声踏碎死寂,更添肃杀。自灾荒爆发以来,河南府下辖州县屡有饥民暴动。

前几日,附近数县数百饥民聚集冲击府城外粥厂,抢夺粮米,打砸器物,殴打衙役吏员,场面一度失控,险些酿成塌天大祸。

河南知府刘安民惶惶不可终日,为保府城平安,只得咬牙下令全城戒严,暂停施粥,同时急递文书上呈省城请罪,字字句句皆是惶惧。

杜延霖的车驾甫抵河南府界,便感受到这股山雨欲来的沉重。

及至城下,刘安民早已率阖城官员,黑压压一片跪倒在府城门外迎候。

夏末烈日灼灼,映得他们官袍上深色的汗渍愈发显眼,个个面如土色,额角浸着冷汗。

“下官河南知府刘安民,率阖府僚属,恭迎金宪大人!”刘安民声音发颤,深深叩首:

“下官……下官治下无方,致使饥民啸聚,冲击王化,惊动大人,罪该万死!恳请金宪大人治罪!”他说着,身后众官亦是一片告罪之声,匍匐在地,不敢稍动。

杜延霖掀帘下车,绯红官袍在肃杀气氛中更显威严。

他目光扫过阶下战栗的官员,淡淡道:

“都起来吧。刘府台,暴起必有因,饥民非寇仇。当务之急,平息事态,安抚人心,查明根由,方为根本。治罪与否,在尔等后续所为。”

杜延霖语气平淡,却压得刘安民等人心头一沉。

言罢,杜延霖目光转向空荡的城门,语气不容置疑:

“粥厂既停,饥民何处求生?立时解除全城戒严!重开城外粥厂!”

“金宪大人!”刘安民猛地抬头,眼中惧色更深,急声道:

“饥民……暴民凶悍!几日前冲击,若非府衙三班快手拼死弹压,府城恐已不保,险些酿成弥天大祸!若此时重开粥厂,难保……难保再生事端啊!”

“因噎废食,智者不为!”杜延霖断然否决,语气不容置疑:

“民乱之源,根在饥谨,非在凶顽。不开粥厂,不散粮米,便是逼他们铤而走险,那时就不是数百人冲击粥厂,而是数万绝望之众冲击你这府城了!戒严令即刻撤销!重开粥厂,粥食加稠一倍!遍贴安民告示,晓谕全城及四乡流民,言明本宪亲临督赈,只求安靖,前事既往不咎!”

杜延霖目光落在在刘安民脸上,语气陡然严厉:

“若再有差池,本宪唯你是问!府衙三班衙役、巡检司弓兵,悉数调往粥厂维持秩序。你随行协助本宪,速速备齐此案卷宗及一干人证,本宪要即刻提审府衙大牢内因此案入狱的人犯!”

“下官……遵命!”刘安民如蒙大赦,连忙躬身应承,心中却依旧七上八下。

河南府衙大堂,庄严肃穆。

杜杜延霖高坐正堂明镜高悬匾额之下,河南府大小官员屏息凝神,分列两旁,气氛紧张。

数十名参与冲击粥厂的百姓被带上堂来,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身上带着棍棒殴打的伤痕。眼神中交织着恐惧、绝望和一丝尚未熄灭的愤恨。

未等杜延霖发问,刘安民抢先一步上前,对着堂下厉声呵斥:

“尔等刁民!食朝廷赈济,不思感恩,反聚众作乱,冲击粥厂,劫掠赈粮,毁坏公物,形同造反!此等大逆不道之举,按律当斩!还不速速向金宪大人叩首认罪,供出主谋!或可求得一线生机!”杜延霖眉头微蹙,抬手制止了刘安民,目光转向跪在最前、一个名叫王石头的中年汉子。

此人骨架粗大,此刻却瘦得颧骨高耸,眼中布满血丝。

“王石头,”杜延霖声音沉稳,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本宪奉旨总督三省赈灾,王命旗牌在此。尔等冲击粥厂,律法不容。然本宪亦深知天灾酷烈,黎民求生不易。现既允尔等陈情,便须据实以告,不得半句虚言。为何行此险着?”

王石头被杜延霖的目光所慑,又感其言辞中隐含的一线生机,猛地抬头,声音嘶哑:

“金宪大老爷!俺们冤枉啊!不是俺们想闹事,是真真活不下去了啊!那粥厂施的粥,清汤寡水,能照见人影!一天就两勺,娃儿饿得直哭,老人走着走着就倒地上没了……俺们忍了!忍了又忍啊!”他情绪激动,挣扎着抬起颤抖的手,指向堂下角落里一个蜷缩着、气息奄奄的老者:

“可那天……俺亲眼看见!管粥厂的王书办,把一大桶稠得能插筷子的白粥,倒进了那几个油光满面、根本不是灾民的木桶里!俺们村的赵老叔,实在看不过眼,就问了一句“为啥给他们稠的’,就……就被衙役活活打了个半死啊!青天大老爷!求您给俺们做主啊!”

他重重磕头,额头渗出血珠。

堂下顿时一片悲泣呜咽之声。

杜延霖面色沉静如水,目光转向一旁脸色煞白的刘安民:

“刘府台,此事,你可知晓?粥厂衙役,竟敢如此明目张胆,浪费赈粮、殴打百姓?”

刘安民闻言,心中一凛,慌忙起身一揖,额上冷汗涔涔:

“回金宪!下官……下官闻此,亦是痛心疾首!粥厂竟出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实乃下官失察之过,愧对朝廷,愧对百姓!”

“然……下官亦有下情,不得不陈。灾民流徙,人数众多,鱼龙混杂,每日粥厂之外,人潮汹涌,秩序维持本就艰难万分。其间确有不法之徒,或为城中市井无赖,或为……或为某些大户之家丁庄客,常混迹灾民之中,恃强冒领赈粮!”

“而书办衙役人手有限,维持秩序已属不易,实难一一甄别,杜绝冒领之举。或有疏漏,致令真正灾民所得粥食稀薄,此诚下官之失,某难辞其咎,甘受责罚!”

说着,他顿了顿,偷觑杜延霖的脸色,然后继续说道:

“至于王书办……若其真如王石头所言,监守自盗,私放稠粥予人,并差人殴打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