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65章 为官当效杜华州!能附其骥尾,当浮人生一大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为官当效杜华州!能附其骥尾,当浮人生一大白!(1 / 2)

当下嘉靖扶乩问天,得了神谕,正觉心绪稍宽。

恰在此时,听闻礼部右侍郎郭朴和通政司左通政赵文焕竟连夜叩阙请见,不由地奇道:

“郭朴撰好青词刚离宫不久吧?此时去而复返所为何事?”

嘉靖帝自言自语地说着,一挥手,传旨道:“宣!”

当下蓝道行一个稽首,飘然告退。

一个小火者得令,立刻躬身碎步出殿,匆匆前去传旨。

而此刻的玉熙宫外,暮色已浓得化不开。

几十个小火者陆续点燃了御道两旁的宫灯。

宫灯点亮,却将跪伏在御道上的身影拉得更加瘦长、孤绝。

然而,当灯火渐明,传旨的小火者心头却猛地一凛一玉熙宫外跪着的哪里仅是郭朴、赵文焕二人?!灯影摇曳之下,竟黑压压跪满了数十名官员!

小火者一眼扫过去,有翰林、有科道,还有国子监官员……皆是清流中的砥柱!

绯袍青衫,人影幢幢。

这场面,已非简单的“叩阙”,直如“百官请命”!

小火者顿时吓得一哆嗦。

就在半个时辰前。皇极门外。

礼部右侍郎郭朴拉着通政司左通政赵文焕,率领十余名通政司属官,抬着九卷沉重的素布万民书,试图进入宫门。

而郭朴要叩阙,之所以拉着赵文焕,是因为这紫禁城不是什么可以随便官员都可以进的。

除了内阁阁臣以及一些常侍近臣,只有通政司官员能不经请旨而直入皇城。

这也是朱元璋为了防止有人阻塞圣听而定下的规矩。

传闻中,朱元璋还御赐通政司一块红牌,曰“奏事使”,通政司官员凭此牌随时进宫面圣,沿途宫卫皆不可阻拦。

只是通政司官员基本不会行使这种权利而已,要进宫,基本是该请旨还是先请旨。

是以郭朴拉着赵文焕请求入宫,面对这浩荡声势,守门的大太监眉头紧锁,第一反应便是推拒:“赵左通政,天都快黑了,宫门马上落锁。按祖宗规矩,未时之后非紧急军情不得擅闯!您带着这么多人,万一有什么闪失,惊扰了圣驾,咱家可担待不起啊。要递奏章,文书房就在那边,请吧!”毕竟来的不是通政使潘深,而且宫门即将落钥,这浩浩荡荡一群人,他哪里敢随便放进去,要是出点什么事,那是得掉脑袋的。

赵文焕身为通政司官员,被拉了面子,脸色一阵青白,但心中却暗喜有了推脱之机。

但当着郭朴的面,他姿态却是做足了,道:

“公公,十万火急!关乎社稷安危,非面禀圣上不可!还望通融一二!”

守门太监眯起眼,皮笑肉不笑地追问:

“哦?何等十万火急,须得此刻惊动万岁爷?”

赵文焕看向郭朴。

郭朴言简意赅、僻重就轻道:

“伊王作恶多端,为祸一方,河南阖省官员联名请废,八府一州数百万黎庶泣血上书!民意沸腾,天怒人怨,亟待上达天听!”

他说着,侧身一指那九卷素绢,厉声道:

“此乃民心所系,社稷所关,片刻不可延误!”

守门的太监闻言也是吓了一大跳。

百姓、百官联合请求废黜一个亲王,这种事别说是大明朝,就算是放眼二十一史,也是闻所未闻!不过此事虽然骇人,但毕竟不是什么紧急军情,所以守门太监先是骇然,随后稍稍松了一口气,指着文书房方向说道:

“郭部堂言重了!此事确实骇人,但又何须二位大人亲自面圣?二位大可把奏章和万民书递交文书房,文书房内监阅后,必会立即上呈万岁爷。”

“不行!”郭朴却是断然拒绝。

他之所以急着今天进宫面圣,就是想抢占先机,防止严党官员从中作梗。

毕竞杜延霖与严党之间可以说是不共戴天,若是把东西交给太监,事情就不在自己掌控之中了。虽说这么大的事情,太监肯定不敢隐瞒,但难保不被有心人拖延扣押,待严党反应过来,就会有可能横生枝节。

见郭朴如此强硬,守门的太监也是有些不快。

他在宫内也勉强算是个大珰,郭朴如此不给面子,他脸色不由地一沉,语气陡然转硬:

“郭部堂!本是好言相劝,您这又是何必?宫里办事自有宫里的一套章程!规矩就是规矩!这万民书也好,百官奏章也罢,文书房就是干这个的!您非要亲自面圣,天都黑了,宫门落锁在即,万一惊扰圣驾,这责任谁来担?是您郭部堂?还是他赵左通政?!”

他说着,目光扫过二人,皮笑肉不笑,语带威胁,继续道:

“郭部堂,赵通政,咱家痴长几岁,在这宫里头当差也有些年头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当差办事,图的不就是个太平无事?有些事,尽到心就好了,知道分寸,点到即止,大家都好。何必非要……与人过不去呢?否则,迟早惹恼了不该惹的人,嘿嘿,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啊!这前程……可就真到头了!”这番赤裸裸的恫吓,却说到赵文焕心坎里去了,他差点当场拍手称是!

但他脸上却迅速堆出惊怒交加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情,重重一跺脚,对着郭朴“悲愤”道:

“郭部堂!您听听!这……这简直是欺人太甚!可……可宫规森严如铁!咱们……咱们又能如何?!罢了!今日之辱,本官记下了!告辞!”

说着,他竞真的作势要拂袖而去!

郭朴为人宽厚,此时见赵文焕退却,他也不好强留,正骑虎难下之际,忽闻皇极门内传来一声厉喝:“好个阉竖!好大的狗胆!竞敢在皇极门前阻塞圣听,威胁大臣?!”

众人惊愕回头,只见一行数十名官员正从皇极门内鱼贯而出,为首者龙行虎步,气势迫人,乃是翰林院侍讲学士高拱!

他身材高大,面容方正,此刻浓眉倒竖,一双虎目精光暴射,仿佛要喷出火来!

虽只一身青袍,但那凛然正气与勃发怒意,竟压得在场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