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巴黎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塞纳河上的水汽还未散去。
安少康驾驶着挂着外交牌照的黑色奥迪,缓缓停在蒙马特高地附近的路口。车窗外的石板路上,几个场务人员正推着设备车走向片场。
安少康看了看腕表,那块老旧的上海牌手表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到了,九点我还有个外交早餐会,法国文化部长也会出席。”
后座上,刘艺菲已经迫不及待地扒着车窗往外看。
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大学生实习生。“风儿。”
安少康转过头,这个平日里严肃的外交官此刻眼中带着罕见的温柔,“记住,多看多学,别给陈导添麻烦。”
“知道啦爸!”刘艺菲用力点头,刘海在晨风中轻轻晃动,“我保证不打扰他们工作,就安安静静地学习。”
刘晓莉伸手帮女儿整理着衣领,指尖抚过她纤细的脖颈:“片场规矩多,不该碰的别碰,不该问的别问。”
她从包里取出一个保温杯,“给你泡了菊花茶,记得多喝水。”
“妈~”刘艺菲拖长声调,“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安少康从副驾驶拿出一个精致的纸袋:“这是今早从使馆带来的马卡龙,分给剧组的人。”他顿了顿,声音压低,“特别是陈导他们,这是基本礼节。”
刘艺菲接过纸袋,突然安静下来。
她看着父亲眼角新添的皱纹,和母亲鬓边若隐若现的银丝,鼻子有些发酸:“爸,你放心,我一定不会丢脸的。”
车外,巴黎的晨光渐渐明亮起来。
蒙马特高地的阶梯上,几个场务正扛着器材往上走,他们的笑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晰。安少康最后看了眼手表:“真得走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晚上我来接你们。”
“不用啦爸,”刘艺菲已经推开车门,“我和妈自己打车回去就行,你忙你的。”
看着女儿雀跃的背影,刘晓莉轻叹一声:“这孩子”
“让她去吧。“”安少康发动车子,“难得她这么喜欢。”
刘晓莉快步跟上女儿,回头对前夫做了个“注意安全”的手势。
安少康点点头,黑色的公务车缓缓驶离,很快消失在巴黎清晨的车流中。
刘艺菲站在路边,深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混合着咖啡、新鲜烤面包和油漆的味道;那是正在搭建的场景散发出的特殊气息。
她转身看向母亲,眼睛亮得像星星:“妈,我们快过去吧!”
刘晓莉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忍不住也笑了。
她伸手帮刘艺菲把马尾辫重新扎紧:“记住,多看多听少说话。片场不是学校,没人有义务教你。”“知道啦知道啦!”刘艺菲挽住母亲的手臂,两人一起走向那片忙碌的场地。
场务们推着器材车来回穿梭,法语和中文的交谈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导演椅旁,陈默正在和摄影师讨论着什么,晨光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
这一刻,刘艺菲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厉害。
晨光中的片场已经忙碌起来,刘艺菲跟在母亲身后,小心翼翼地穿过各种器材和设备。
刘晓莉轻车熟路地向几位工作人员点头致意,显然已经提前做过功课。
“陈导,早上好。”刘晓莉带着女儿走到监视器前,声音温和又不失礼节,“艺菲今天来看看,你看有什么她能帮忙的?”
陈默从分镜脚本中抬起头,目光在刘艺菲身上停留了一秒。
她今天穿得很朴素,白T恤配牛仔裤,头发简单地扎成马尾,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陈默的声音比想象中温和,他拿起一叠文件递给刘艺菲,“刘阿姨,艺菲早上好。嗯,帮忙打打下手吧;把这些场记单按场次整理好,半小时后我要用。”
刘艺菲赶紧伸出双手接过,纸张在她手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她低头翻看,发现是密密麻麻的场记表和拍摄笔记,上面满是专业术语和潦草的标注。
“我...我不太懂这些术语.”刘艺菲的声音越来越小,脸颊开始发烫。
刘晓莉轻轻推了推女儿的后背:“不懂就问,这是学习的机会。”
陈默头也不抬地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年轻女孩:“去找场记小李,她会教你。记住,场次编号不能错,一个数字错了整个拍摄计划都会乱。”
“好的,陈导!”刘艺菲重重点头,抱着文件快步走向场记,生怕耽误了时间。
刘晓莉留在原地,看着女儿匆忙的背影,转向陈默:“陈导,给您添麻烦了。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电影,这次机会对她很看重。”
陈默这才抬起头,认真打量了刘晓莉一眼:“她很有灵气,但片场不是学校。”
他顿了顿,“如果真想在这行发展,基础要打好;太多的拍片也起不到作用;演员要学会沉淀自己。”“我明白。”刘晓莉微笑,“会认真考虑的。”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刘艺菲像只忙碌的小蜜蜂般在片场穿梭。
她先是跟着场记小李学习了如何整理场记单,然后又主动帮摄影师递镜头盖,给化妆师跑腿拿化妆包。在一次匆忙的跑动中,她不小心被地上的电缆绊了一跤,整个人向前扑去。
“小心!”
一双纤细却有力的手及时扶住了她。刘艺菲抬头,对上了周迅关切的目光。
“没事吧?”周迅拍拍她衣服上的灰尘,嘴角带着善意的笑意,“第一次干这样的活?”
刘艺菲红着脸摇头:“谢谢迅姐,我太不小心了。”
周迅帮她捡起散落的文件,“新人干活都这样,我刚入行时,第一天就把导演的咖啡打翻在剧本上了。”
刘艺菲忍不住笑出声,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她的余光却不自觉地瞟向监视器方向,陈默正在跟摄影师讨论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