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导演重生2001> 第81章 3D序曲,卡梅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3D序曲,卡梅隆(2 / 3)

卡梅隆的动作顿住了。他慢慢摘下眼镜:“这个思路. ..我们上周才在实验室讨论过。”锐利的目光审视着陈默,“你认识保罗·阿达斯蒂?”

“只是直觉。”陈默转动咖啡杯,杯底在木桌上留下湿痕,“当观众头部移动时,立体成像应该像真实世界一样保持透视稳定。”

远处冲浪者的欢呼声隐约可闻,卡梅隆突然大笑:“见鬼,我该早点认识你!”

他打开电脑另一个文件,“给你看个好东西。”

屏幕上是一段测试画面:荧光森林中,螺旋状植物在镜头前舒展,每一粒孢子都悬浮在可触摸的距离。尽管画质粗糙,但那种突破银幕的立体感依然震撼一这是《阿凡达》最早的视觉试验。

卡梅隆将双镜头摄像机原型放在铺着白色亚麻桌布的咖啡桌上,金属外壳在加州阳光下泛着冷光。陈默注意到机身侧面刻着“3D-P1”的序列号,这是后世电影史学者会反复提及的里程碑设备。“先解决最基础的问题,”卡梅隆用钢笔轻点两个镜头,“人眼间距会随观察距离变化,但固定镜头间距怎么模拟这种动态特性?”

陈默转动摄像机,观察着精密的调节旋钮:“可变轴距设计?我在索尼的专利文献里看到过类似构想。”

“不,更聪明的方法。”卡梅隆从笔记本调出一段代码,“实时深度映射算法。通过场景识别,动态调整虚拟会聚点。”

屏幕上的3D模型随着他滑动参数,立体景深发生微妙变化。

陈默凑近屏幕,这个技术在2020年代已是标配,但在2004年堪称革命性。“处理延迟呢?实拍时如何保证实时性?”

“专用DSP芯片。”卡梅隆调出电路图,“每秒120帧的深度计算能力,比人眼暂留快4倍。”他敲击键盘,调出一段测试画面:网球飞向镜头的轨迹带着完美的视差变化。

陈默若有所思:“但大景深场景怎么办?比如《指环王》那样的全景镜头?”

卡梅隆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期待的问题。他打开一个三维坐标系演示:“分层渲染技术。我们把场景按深度分成8个层级”

他的钢笔在餐巾纸上快速勾勒,“每个层级独立计算视差,再通过运动模糊实现无缝衔接。”海风掀起桌布一角,陈默用咖啡杯压住纸张。

他指向某个公式:“这里的光流算法是否考虑到了镜头畸变?广角拍摄时边缘变形会破坏立体感。”“上帝,你连这个都懂?”卡梅隆惊讶地推了推眼镜,“我们刚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调出新的参数表,“自适应畸变校正,根据镜头型号预载光学特性。”

谈话逐渐深入技术细节,当讨论到3D影像的生理适应性时。

陈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眩晕症怎么解决?我看测试片时10%的观众会出现不适。”

“三个技术方案。”

卡梅隆竖起手指,“第一,动态帧率调节,动作戏提升到60fps。”

“第二,边缘模糊处理,减少 peripheral vision的冲突;第三. .”他压低声音,“我们开发了生物反馈系统,实时监测观众瞳孔变化。”

陈默挑眉:“在放映端加装眼动仪?”

“更巧妙的方法。”卡梅隆调出一张设计图,“利用影院的红外监控摄像头,通过算法分析观众微表情。当不适比例超过阈值时,自动降低立体景深。”

这个方案让陈默想起2020年代的vR技术。

他决定抛出更具前瞻性的构想:“考虑过光场显示技术吗?真正的全息成像。”

卡梅隆的钢笔停在半空:“那是至少十年后的技术。目前的光学元件”

“但如果用微透镜阵列呢?”陈默在餐巾纸上画出示意图,“每个像素点包含多角度信息,配合头部追踪。”

两人的讨论从摄影技术延伸到后期制作。

当谈到3D调色时,卡梅隆展示了他的突破性发现:“传统2D的色彩理论在立体空间会失效。我们发现在不同景深层,人眼对色温的感知存在差异。”

“深度线索的色彩强化?”陈默立刻理解其含义。

“没错!前景需要提高饱和度约15%,而远景则要降低对比度。”

卡梅隆调出色板,“这是我们在USC视觉实验室做了3000次测试得出的曲线。”

陈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银幕亮度损失怎么解决?偏振滤镜会过滤掉60%的光线。”

“双机放映系统。”卡梅隆调出设计图,“两台Christie 2K投影机呈45度角交叉,配合高增益金属幕。”

“但边缘融合问题?”

“动态遮罩补偿。”卡梅隆展示了一段测试视频,“通过像素级校准,重叠区域的亮度差异控制在3%以内。”

当谈到声音系统与3D画面的配合时,陈默提出了空间音频的概念:“传统5.1声道已经不够,声音应该像视觉一样具有垂直维度。”

“我们正在测试9.1系统。”卡梅隆在笔记本上调出杜比实验室的合作文件,“四个高度声道,配合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

服务生第三次来续杯时,两人的讨论已从技术细节扩展到产业变革。

卡梅隆激动地比划着:“3D不只是噱头,它将彻底改变叙事语言!当观众能"触摸'到画面时,镜头运动规律都要重写。”

陈默点头赞同:“推镜头变成真正的'靠近',而摇镜头则是在'环视'。场面调度需要重新定义第四面墙。”

“你完全理解我的想法!”卡梅隆拍桌,“我正在写一篇论文,关于立体电影的新语法..”他从文件包翻出一叠手稿,上面满是修改痕迹。

阳光西斜时,两人的技术讨论仍在继续。

卡梅隆甚至打电话叫来了他的技术总监文斯·佩斯,三人就数字中间片的3D调色流程展开了激烈辩论。咖啡馆的其他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