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学霸> 第89章 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构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构想(1 / 3)

时间再度渐渐过去。

随着高考结束,接下来就完全进入到假期当中了。

有的同学们趁着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的这段时间开始出门旅行。

有的同学们则是开始了爽玩。

至于周淮没有别的事情做,便将自己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对那本神秘手稿,以及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上了。

随着电脑上那篇题为《Bounded gaps between pr imes》的论文被周淮翻到了结尾,他陷入了思考之中。“………总而言之,张唐能够在孪生素数猜想上面实现突破,重点就在于他对GPY筛法的改进上面……”他现在看的这篇论文就是张唐当初发表在《数学年刊》上面的那篇论文,也称得上是数学界第一次在孪生素数猜想上面实现的重大突破。

“GPY这个筛法的核心思想就在于……不是直接去筛出素数,而是构造一个特殊的权重函数,这个函数在“看起来像素数元组’的整数元组,例如(n,n+h1,…,n+hk)处取较大的正值,而在其他地方取较小的值或零。”

“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Bombieri-Vinogradov定理上面。”

“而张唐主要改进的就是Bombieri-Vinogradov定理的一个变体,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模范围,特别是对于光滑数作为模的情况。”

光滑数,即只有小素数因子的数。

周淮思索着:“所以关键就在于Bombier i-Vinogradov定理上面么?”“不过,张唐这篇论文最终只是将素数对的间隔缩小到了7000万,还得看看另外两个人的论文。”另外两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陶哲轩,这位菲奖得主、数学莫扎特,在数学界一直有着相当大的名气,至于另一位,则是一名英国的数学家,叫詹姆斯·梅纳德,这也是一位解析数论界的大佬级人物,在解析数论领域做出过不少的成果。

当初张唐将孪生素数猜想的间距缩小到了7000万之后,陶哲轩就和詹姆斯·梅纳德几乎同时独立地将7000万的这个数字直接缩小到了600。

于是,周淮便找到了这两人的论文看了起来。

很快,他便大致明白了这两人论文当中的思想。

这两人没有像是张唐那样改进了Bombieri-Vinogradov定理,而是直接改进了GPY筛法,在里面引入了一种叫做多维权重函数的东西,从而让GPY筛法能够直接在不经张唐改进的Bombieri-Vinogradov定理情况下,直接将孪生素数猜想的间距缩小到了600这个数字。

看完了这个论文,周淮恍然大悟:“我还以为他们的突破是在张唐的基础上做到的,敢情不是啊!”这两者的突破都是独立完成的,只不过张唐是提前一年完成,而陶哲轩和詹姆斯·梅纳德是晚了一年后完成的。

当然,张唐的论文或多或少也算是给予了他们一些思维上面的启发。

“而后来,陶哲轩就开启了一个叫做Polymath8的开放合作项目,基于张唐和他们两个人的多维GPY筛法,然后将素数间隙缩短到了246上面。”

理清了这段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过程,周淮便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总而言之,在Bombieri-Vinogradov定理的e=1/2,以及多维GPY筛法,和已知最优k元组这条路线上,间隔246已是数值优化和组合搜索的瓶颈了。”

“从数学上来说,目前没有更强的分布定理或更灵活的筛法来再提高J_k/l_k;从计算上,在可行的k范围内,已知的k元组的直径也难再缩。”

“所以,想要继续突破的话,那就要提高分布定理当中的日,要么就是更激进的筛法设计或新的权重函数,要么就是更密的k元组。”

“三个天花板阿……”

搞明白了思路,周淮便再度拿出了那本神秘手稿,前前后后的又翻开了个一遍。

很快,手稿中关于【代数几何视角下的“密度论证’】和【将间隔多项式几何化】的片段,以及【需要一种能够“感知’素数间隔的几何结构】的思考,此刻在他脑海中与Polymath8的瓶颈分析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更强的分布定理、更激进的筛法设计或者是新的权重函数、更密的k-元组。”周淮喃喃自语。“更强的分布定理还不好说,不过后两者……或许可以试试?”他心中一动。

脑海中的思维开始在此刻产生了碰撞,他立马从旁边拿起了草稿纸,开始了推导。

对于他来说,似乎并没有精通哪个方向一说,凡是他掌握的知识,他就能够很好的使用出来。因此,即使之前从来没有过对素数问题的研究,但他还是很快地适应了起来。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6月23日。

距离高考成绩公布,只剩下一天了。

“嗯……还是遇到问题了。”

周淮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这些天研究下来,他倒是也取得了还不错的成果。

不管是在尝试涉及新的权重函数方面,又或者是构造更密的K元组上面。

然而终究不能势如破竹般地就都做出巨大的突破。

“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吗?果然名不虚传。”

周淮晃了晃脑袋。

“这样研究下去也不是个事,得需要一点新的灵感激发…”

忽然他就有了个想法:“或许,可以找人讨论讨论?”

根据他这段时间对数学界的了解,数学家们之间是经常相互讨论的。

就像是陶哲轩发起的Polymath项目,本身也是出于一种合作的目的。

所以遇到瓶颈的时候,找人讨论或许是最好的。

他立马就坐了起来,打开电脑,开始寻思起找谁。

“找丘老师?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