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筛法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过整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他现在还并不清楚,因此对于这完整的论文他还是相当期待的。
首先是摘要。
【本文引入了一种新颖的“谱筛法”,旨在确立素数间的有界间隔,显著改进了在Polymath8b项目中所得到的现有结果,达到了156的水平。我们构造了一类新的几何对象,称为“间隔模叠”M(k,R),其算术几何被证明能够编码关于整数k-元组(n,n+h1,…,n+hk)的分布及其素性的信息。方法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筛法权重入_d和……】
“嗯……嗯……非常熟练的摘要啊。”
梅纳德心想。
以周淮当前才18岁的年龄,能够写出这样的论文,之前肯定是有发表论文的经验。
思考到这,他便打开了浏览器,到歌谷学术上面搜索了一下周淮的论文,果然就查到了一篇论文出来。“只有一篇么,标题叫……《关于一族具有复乘的K3曲面之佐藤-泰特猜想及与自守L函数的联系》。”“K3曲面和佐藤-泰特猜想啊,好像有点熟悉。”梅纳德心中一想,之前他的同事斯图尔特·怀特教授第一次给他提到周淮的名字时,就是因为他从彼得·舒尔茨那里听到的,说是舒尔茨正在审核周淮的一篇论文。
好像就是关于K3曲面还有佐藤-泰特猜想?
莫非是这篇?
但是也不对吧,到现在才过去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那篇论文哪有可能这么快就发表出来。心中寻思着,梅纳德也查看了一下这篇论文所发表的地方,顿时就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居然是Duke?”
他回头又查看了一下周淮的名下有没有其他的论文,最终确认的确只有这样一篇论文。
一时间,他的心中更加吃惊了。
“第一篇sci论文就能够发表到Duke上面?这实在是………”
对于他来说,发表Duke并不很让人震惊,毕竟他自己都不知道发表过多少篇四大了。
但一名学生的第一篇论文就可以发表在这上面,换做是谁来大概都会为此感到震惊吧?
随后他又查看了一下这篇论文的收稿日期。
一般来说期刊官网都会给出每篇论文的收稿日期到接受日期这些节点的时间。
而周淮的这篇论文竞然是……今年3月份才收到的稿件?
意思也就是说,周淮完成了这篇论文之后不过四个月,又完成了现在这篇孪生素数猜想上面的突破?“哦,对了,还有舒尔茨那边正在审核的一篇论文。”
通过这个时间,他现在已经确认了,舒尔茨那边审的是另外一篇论文,大概也是和K3曲面上的佐藤-泰特猜想有关。
梅纳德好好回想了一下当初斯图尔特·怀特给自己说的,总算是想了起来。
“是直接证明了K3曲面上的佐藤-泰特猜想,更一般的形式!”
原来如此,大概是在这篇发表到Duke上的论文的写作期间,激发了周淮一定的灵感,所以他才能够完成这重要的一步。
梅纳德感到了更加的不可思议。
脑海中重新浮现出那天和周淮讨论的场景,那个少年……
可真是不得了啊。
即使是被别人称为天才的他,此时的心中也不免为这样的天赋感到了羡慕。
长出了一口气,随后他将这些界面都关闭,准备继续看周淮的这篇论文,不过他想了想,又拿出手机打开了一个叫做TG的社交软件,然后给一个署名叫做【Terence Tao】的联系人发送了消息。【Tao,ariv上面有一篇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将我们在Polymath8项目上做到的246界限突破到了156,推荐你看看。】
【ar iv. org/abs/190.m】])
他顺便就把这篇论文的地址给发了过去。
这位【TerenceTao】,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陶哲轩。
因为当年的那些事情,詹姆斯·梅纳德和陶哲轩一来二去关系也就变熟了,平常也会经常讨论数学上面的事情,毕竟他们都是搞解析数论的,虽然后者现在在其他领域的数学上面也都做出了一些造诣。“嗯,也不知道他看了这篇论文之后会有多么惊讶啊。”
詹姆斯·梅纳德一笑,随后就没有多管了,毕竟现在看时间,陶哲轩所在的美国西海岸还在休息呢。继续看论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