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事情料理好之后,方冬升便带着张淦仁和郭雷前往好莱坞。
唐娜是一位十分合格的制片人。
方冬升落地洛杉矶的时候,她就已经为方冬升租住好了公寓。
并且还贴心的为其配备了一辆车和司机。
“方,希望你在好莱坞工作的开心,如果《电话亭》大爆,环球将会表示更多的诚意。”
言下之意,好好的干出成绩,资本会奖励你的。
虽说有画饼的嫌疑,但是方冬升却毫不怀疑。
好莱坞这地方地域歧视十分严重,但如果你足够强大,是可以无视这些的。
相反的,如果稍有懈怠和失败,那也将是第一个被落井下石的。
如果不信,且看明年《风语者》上映后,吴白鸽的下场……
在洛杉矶休整了两天,唐娜作为向导,为方冬升三兄弟介绍了周边景点。
之后便是迫不及待的进入开工状态。
“演员我这边已经约到了科林·法瑞尔,他已经答应,很快就会来试戏。
另外,电影中其他的几个角色我也放出了风声,已经有好几个人联系我了。
不过……方,你得做好心里准备,演员阵容不会太强大。”
唐娜看着手中的报表缓缓道。
方冬升进军好莱坞不是什么秘密。
至少,当唐娜以方冬升好莱坞首部执导电影的名义放出消息后。
她就接到了许多影星经纪人的电话。
毕竟方冬升在欧洲三大的名声还是有的,尤其是最近又捧出了华夏首位华夏戛纳影后。
女星们更是趋之若鹜。
尽管唐娜说这只是一部小成本制作,除了男主角之外其他配角几乎没什么可发挥的余地。
女星们依旧坚持表示,可以先留联系方式,她们看好方导在好莱坞的发展。
当方冬升听到唐娜转述这些话给他听时,不由得笑了出来:
好莱坞的演媛们,只要稍有名气的年轻人导演应该都听过她们说过这番话,反正说说又不犯法……当然,也不全是谎话。
在选用导演拍摄电影时,不仅电影公司会对导演及其制作班底做背调。
演员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调查导演的身份以及过往信息。
作为低配版速通欧洲三大,华夏近年来风头最盛的导演之一,方冬升值得她们做短暂投资。谁也不能保证方冬升不会像在三大那样大展宏图。
不过就像唐娜说的那样,《电话亭》里顶级大腕基本上是没有的。
毕竟这才只是个1200万的项目,还是商业片。
好莱坞的顶级演员们看不上这个阵容。
毕竞2000万俱乐部可不是吃素的,一分钱都没用在拍摄上,还得倒贴800万。
这扯不扯!
所以,方冬升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这个盘子能吸引到顶级演员。
《电话亭》的主要角色也就三四个,而且70%的剧情都是男主角一个人在秀演技。
基本上没有给其他角色发挥的空间。
“没关系,《电话亭》更多的笔墨花在男主角的身上,其他角色只要过得去就行。”
方冬升点头道。
真正让票房大爆的是在电影质量非常高的前提下,做好营销发行工作。
前者方冬升团队来做,后者则是环球影业的拿手好戏。
方冬升和唐娜一同会见了科林·法瑞尔。
此时的他稚嫩未消,很难去把他和后世的《企鹅人》中那个阴郁怪诞的企鹅人联系在一起。注意,不是《哥谭》里的那个企鹅人。
此时的他属于事业上升期,去年刚主演《老虎营》就获得波士顿影评人最佳男主角奖。
不是什么大奖,但却让他短暂的出现在好莱坞的各方势力眼中。
对于自己能被《电话亭》剧组选中,他也觉得很神奇。
当然,他并未因为电影是小成本制作就轻视这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东方导演。
这年头文艺电影导演在好莱坞还是比较吃香的。
眼力劲,是好莱坞演员必备技能之一……
方冬升之所以选择商业电影,是经过深思熟虑尊重市场的选择。
2001年的好莱坞,对亚裔导演的信任仍建立在“可控风险”之上。
方冬升此前以《空房间》《小偷家族》等文艺片立足。
但这类作品依赖文化语境与细腻情感表达,在跨文化传播中易出现“水土不服”。
至少在资本的眼里是这样的,人固有的思维是非常难以转变的。
但《狙击电话亭》的成本仅1200万美元,相较同期《侏罗纪公园3》1.3亿美元的预算堪称“微缩”。其场景集中在电话亭及周边街道,演员阵容无需顶级巨星,制作周期短,仅需20天拍摄。这种“轻体量”模式,既能减少环球影业的投资顾虑,也让方冬升在创作中拥有更高容错率。对片方而言,小成本类型片的“投入产出比”更易测算。
即便市场反响不及预期,损失也可控。
对导演方冬升而言,用一部“不烧钱”的作品证明自己对节奏、悬念的把控能力,远比硬撑大制作文艺片更稳妥。
同等级别下,商业片显然更容易被片方接受。
“导演先生,这个角色非常有挑战性,我很喜欢,请给我一个出演的机会。”
试戏结束,科林·法瑞尔看着方冬升诚恳的说道。
“当然,我相信科林先生你,也愿意与你合作。”
方冬升笑了笑,从科林·法瑞尔的试戏结果来看,他还是比较适合这个角色的。
尤其是他自带纽约客的油滑劲儿,眼神里的偏执与慌乱能精准诠释男主斯图的内心挣扎。
当然了,他的不算太高的片酬跟整个剧组也十分契合。
“那么,就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见双方谈妥,唐娜笑眯眯的说道。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