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关联的世家豪强见了,也选择忍了。
毕竟他们之所以选择同刘备合作,就是看中了刘备的军事实力。
而刘备麾下谁最能能打?
不就是刘平吗?
难道还是他们啊?
现在要是去找刘备,换个不能打的过来,也就无法达成他们的核心利益诉求,维持沛国外部的稳定环境。
这就是世家豪强。
绝对的纸老虎!
你越是软弱,他们就越会蹬鼻子上面!
对于刘平的强硬,一部分世家豪强心中非但没有怨言,反而心生一丝敬佩。
尤其是对方明知道由桓武、张峻、闻人述率领的三都,不是自己人,还是选择了一视同仁,给予相同的待遇!
难怪刘平那么会打仗,战绩那么彪悍。
原来是真会治军!
刘平选择一视同仁,收获了这另外三都底层士卒的尊重,同样的多出足足六千人养军的压力也是极大的。
六都,一万两千人,再加上刘备麾下、张飞麾下、牵招麾下一共两万多人。
都不用计算,结论肯定是“养不起”并且差的很远!
别说现在这个残破的沛国,就算是人口巅峰期拥有百万人口的沛国也养不起。
但刘平知道今年陶谦就会病死,而到时候陈登糜竺就会迎刘备为徐州牧。
那个时候就不一样了!
反正这会手里还有余钱、余粮,刘平就让刘备再坚持坚持,说不准就有转机。
如果没有的话,等今年粮食成熟收割之后,他就带着自己手下的人跑去汝、颍打黄巾!
到时候又算上沛国的收成,又可以坚持一年。
别小看汝、颍黄巾,这伙黄巾可不穷。
也就是此前何仪何曼所属的“葛陂黄巾”。
历史上,在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将天子迎到颍颖川,当时兖州因为他和吕布的连续战争已经成为了一片焦土废墟。
曹操就是依靠击溃汝、颍的葛陂黄巾获得了自己养军军资,养活自己的数万大军,渡过了自己最艰难的时期。
也就是屯田的第一年,粮食没有成熟的那段时间。
除此之外,刘平也带着人投身生产。
龙亢是一个好地方。
地处豫东,全是大平原,边上又有涡水流淌而过,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沟河上百,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
刘平收拢了不少的无主之地。
沛国混乱无比,流亡的百姓很多,这部分土地就空了出来。
刘平收拢了龙亢县周围二十余万亩土地。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周围世家豪强的,刘平也直接占了过来。
二十万多亩不算多,但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先慢慢来。
从裁汰的四千人还有桓武、张峻、闻人述三都,又招募了一些流民,总共一万多人,种植这二十多万亩田地。
春耕早就过了,所以土地弄好是种“冬小麦”的。
另外,刘平还把自己的“养马场”也搬迁了过来。
这养马场是他在平原的时候,和那些乌桓、鲜卑士卒一起建立的。
养殖技术还有各种问题的处理,都是这些乌桓、鲜卑士卒教授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规模太小了。
在平原的时候,因为有幽州的关系,离得近,还可以弄来种马,这会地处中原,想要弄到种马可就太难了。
战马是不能当种马的,因为已经被“阉”了。
刘平的养马厂规模小的很,这会只有五十四匹种马,十一匹小马驹。
但有总比没有好。
后续也只能想办法让幽州那边,慢慢送马过来,亦或者想办法通过其他的渠道买马了。
丰县和小沛那边刘备也在组织建设“被服厂”。
巨大的钱粮缺口让刘备压力山大!
南边的袁术,这会也忙的很,根本没空管北边的刘平。
袁术现在占据的地方是九江郡的郡治寿春,属于扬州。
这会他正在侵占周围的郡县。
但现在朝廷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
袁术任命袁家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攻打刘繇。
从平原公孙瓒派遣田楷进驻平原之后,刘平一直在南征北战,少有空闲的时间。
在平原战袁绍、袁谭、沮授,护送百姓南下、前往北海救孔融、扫荡北海黄巾、南下救援陶谦、击曹操、扫沛国匪寇。
刘平还有麾下的士卒,也是人,说不疲惫肯定是假的。
现在总算有了可以休息的时间。
空闲下来,刘平也开始思考各种事情。
“话说吕蒙那小子现在在哪来着?”
刘平记得吕蒙好像是汝南富陂人,就在沛国隔壁,距离龙亢差不多有四五百里的距离。
虽说这小子历史上掏了关羽的腰子。
但不得不承认,对方确实是一个可塑之才,如果可以拉拢到自己麾下,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吕蒙出身低,很好拉拢对方。
不像是桓武、张峻他们,就算拉拢了,用起来也不是那么的放心。
当然吕蒙也肯定不是平头老百姓,应该属于本地的豪强地主。
“或许可以派人去一趟?”刘平心道。
“但好像有些迟了。”
“这小子可能跑去南边找自己姐夫邓当去了。”
“邓当这会好像在孙策麾下. ..”
“算了,现在确实有些太迟了,日后看能不能俘虏过来吧。”
“还是想想以后的事情吧。”
“今年陶谦应该就会病死了,但. ..徐州可不是好去的地方啊。”
“但不去又肯定不行,对大哥来说,没有什么比徐州更适合他了。”
“毕竟有陈登以及下邳陈氏的支持!”
“这是绝对不能放过的机会!”
“也是大哥一飞冲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