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17章 茶路笔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茶路笔记(1 / 2)

夜深,山风轻拂。青娘在木屋里点着一盏小小的油灯,灯光把桌面照得温暖而安静。她从茶箱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上写着三个字——"茶路笔记"。

这不是普通的账本,而是她一路走来的思考、观察、试错与心得。她习惯在每一个重要节点写下自己的判断,再在实践中检验、修正。

"茶路,不是一条直线。"她在第一页写下这句话,"它绕过人的贪心,穿过山的阻隔,最终通向一杯干净的茶。"

她翻开新的一页,写下今天的日期,然后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

日期 产地 海拔 天气 采摘标准 鲜叶重量 问题 改进

六月初八 南坡沈家 780 阴转小雨 一芽两叶 20斤 个别鱼叶 采收前再检

六月初八 北坡赵家 650 阴 老丛标准 15斤 叶色偏深 控制萎凋时间

六月初八 西坡李家 720 阴 一芽两叶 18斤 无 —

她不是为了记而记,而是为了让每一次的经验可以被复制。她相信,标准不是写在墙上就够了,还要写进每一个人的日常。

她又写了一段"验收日志":

"今日验收共53斤。问题主要有二:一是鱼叶未剔净,二是鲜叶有日晒痕迹。解决办法:1 采收前由组长统一示范;2 鲜叶下树后立即入竹篮,覆盖湿布;3 增设临时遮雨棚。"

她停了停,又加了一条:"明日起,每组配备一名'标准员',专责剔叶与复检。"

青娘合上笔记,吹灭油灯,准备休息。刚躺下,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她起身开门,见是沈行舟,肩上扛着一捆竹竿,手里还提着几张油布。

"你还没睡?"青娘有些惊讶。

"睡不着。"沈行舟笑了笑,"想着明天可能下雨,就去山脚借了些竹竿和油布,打算搭个临时遮雨棚。"

青娘心中一暖:"我刚在笔记里也写了这件事。"

"你的笔记?"沈行舟有些好奇,"能给我看看吗?"

青娘点头,把他请进屋,重新点亮油灯,翻开笔记。沈行舟看得很认真,不时发出"嗯"的声音。

"你这笔迹,像是在画一条路。"他看完,抬起头,"一条从山里到城里的路。"

"也是一条从想法到标准的路。"青娘补充,"路画清楚了,走的人就不会迷路。"

第二天一早,天果然下起了小雨。青娘和沈行舟带着几个年轻人,在验收台旁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遮雨棚。竹竿做骨架,油布做顶,四角压上石头,一个能挡雨又通风的小棚就搭好了。

"这样,鲜叶就不怕雨淋了。"沈行舟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

"也不怕太阳晒了。"青娘补充,"我们还要在旁边挖一条排水沟,防止积水。"

几个人分工合作,很快排水沟也挖好了。茶农们陆续到来,看到遮雨棚和排水沟,脸上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青娘,你想得真周到。"王婶说。

"不是我想得周到,是昨天的问题提醒了我。"青娘微笑,"我们每天都在学习。"

验收开始前,青娘让每组的"标准员"站到前排,手里都拿着一个小竹篮。她示范如何快速剔叶:"只做一件事——把鱼叶、病虫叶、老叶挑出来,其他不动。动作要快,心要稳。"

标准员们开始工作。青娘在一旁观察,发现他们的动作虽然还不够熟练,但比昨天快了许多。她知道,这就是笔记的力量——把昨天的问题变成今天的流程。

验收进行得很顺利。青娘发现,今天的鲜叶质量明显比昨天好。她在笔记里写下:

"改进见效:鱼叶比例下降,日晒叶基本杜绝。新增遮雨棚与排水沟有效。建议:将'标准员'制度固定下来,纳入组长考核。"

她抬头,看到沈行舟正拿着一个小本子,学着她的样子记录。他写得很慢,但很认真。

"你也开始记笔记了?"青娘问。

"嗯。"沈行舟有些不好意思,"你说得对,路画清楚了,才不会迷路。"

中午,雨停了。天空被洗得干干净净,阳光从云缝里洒下来,照得茶园一片明亮。青娘趁着休息,把昨天的预付记录整理了一下。

"今天下午,我们把'返利'的计算方式也写清楚。"她对沈行舟说,"不是等到月底才告诉大家,而是现在就让每个人知道,他们每多交一斤合格的茶,将来能多拿多少返利。"

"好。"沈行舟点头,"我去把组长们叫来。"

下午,青娘在遮雨棚下挂了一块小黑板,写下"返利计算示例":

返利档位:

示例:

- 月交150斤:

合计:15,300文

- 月交300斤:

合计:31,800文"

"这只是示例。"青娘解释,"我们的基准价会每月初根据茶市行情调整,但返利比例不变。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按这个公式,算出自己的收入。"

茶农们围在黑板前,认真地看着、算着。有人小声地算着自己的情况,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样算,我要是每月交两百斤,就能多拿八百文?"阿牛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青娘点头,"前提是合格。不合格,不仅没有返利,还要扣减预付。"

"那我得更用心了。"阿牛郑重地点头。

傍晚,青娘又翻开笔记,写下今天的"反思":

"今日最大的收获,不是多收了多少斤茶,而是大家开始用'计算'代替'猜测'。当每个人都能算出自己的收入,他们就会主动维护标准。标准不是我给的,是他们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