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就是这样训手底下的小护士,应月看着只觉得解气不已,伯妈威武,替她出了一口恶气。
只是她不太能理解,云朵怎么还能笑出来,她都没有羞耻之心吗?
云朵双眼含笑的应声说,“好的妈妈。”
云朵当然能笑出来,反正那件事不是她干的,就当应母训话的对象是别人。
再说了,应母说话还算好听的,远远没有她后妈说话羞辱人。当初云朵为了多争家产,没少往老头子面前跑显示孝心。
云朵后妈各种难听话轮番上阵,还有家里的保姆帮腔,云朵为了钱全都忍下来了。
应母说完那一席话,心里舒坦了不少。
可见云朵脸上并无难堪的神色,又感觉自己这段话白说了。
想骂她两句,云朵认错态度特别好,肚子里有气都不好意思撒在她身上。
应母肚子里憋了一团火,就听见云朵亲亲热热的同她讲,“我年纪小不懂事,还需要您多教我。应征跟我说了,您照顾一大家子不容易,让我尽量搭把手,帮您减轻负担,您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就直说,千万别不好意思,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云朵这话讲的又实在好听。
先是承认自己以前做的不对,表示以后会听话。又把应征拉出来扯大旗,听见小儿子这么孝顺关心自己,应母的心一下子软了。
最后她又要主动干活,应母只好说,“那你进来吧。”
此刻应照就站在楼上,楼下发生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看见云朵是跟应月一起回来了,更认为这俩人是狼狈为奸。
帮着应母打了下手,两人无过多交流安静做完晚饭。
云朵在晚饭时,将汤凤芝给她准备的礼物分给众人。
应母一共生了三子一女,其中长子是应照父亲,如今在南方某军区,他妻子在生老二的时候去世,如今只有应照一个孩子。
二儿子在东北,他媳妇身体不好,缠绵病榻,家里俩儿子一闺女,实在找不过来,将大的那两个儿子送到京城父母身边代为尽孝,小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养。
三女儿那时候交给老乡抚养,一直没有找回来。小儿子就是应征了,因为哥哥姐姐都不在京城,应父应母强行将他留在身边。
应征虽然留在京城,常年不回家,只应家二老身边跟着三个孙子和侄女应月。
应征二哥家的俩儿子一个十岁,一个七岁,最听应照这个大堂哥的话。
应照敌视云朵,他俩就跟着有样学样。
至于应月那就更不用说了,作为那件事中唯二的两个受害者,恨透了云朵。
应父是个传统大家长,看不出喜怒,脸板得比应征还严肃,只在云朵递过礼物时点点头。
晚上,云朵躺在陌生的床上,她已经把床上的被褥都换成自己的,至于原本属于应征的被褥,早就被她丢进柜子里吃灰。
应征今晚没回来,看情况以后也不会回来了。
应母作为亲妈,此时此刻想着的也是应征不在家。
她坐在椅子上泡脚,不住去看躺在床上看报纸的应父,唉声叹气道,“儿媳妇没娶好,害得应征有家不能回。”
虽然傍晚做饭的时候,她跟云朵相处的还算融洽,可她对云朵的初始印象太差。
应父直来直去惯了,“就算没有她,你儿子也不回家。”
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住两天。
应母不爱听这老东西讲话,噎人。
应父翻了一页报纸,“儿孙自有儿孙福。”
“少来那一套,我是他妈,我不操心谁操心啊。”应母把脚擦干,“应征也老大不小了,本来还等着他赶紧娶媳妇,让我早点抱孙子,他现在也不回家,我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