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干咳一声,转移话题:
“好了,先把东西收拾一下。
当晚,饭桌上难得地摆上了一盆红烧兔肉,虽然调料只有粗盐和一点野葱,但肉香四溢。
而且柳玉茹的厨艺确实不错,兔肉炖得软烂入味。
柳玉姝吃得满嘴油光,幸福地眯起眼,一脸天真纯洁:
“前些日子一连饿了几日的肚子,万万没想到,现如今不光能吃饱饭,几乎还顿顿有肉吃。”
柳玉茹给妹妹夹了块肉,温柔笑道:
“是相公本事大,我们能吃饱饭,都是托相公的福。”
她说着,看向苏墨,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相公,谢谢你收留我们。”
魏灵儿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将炖得最烂、肉最多的一块兔腿肉夹到了苏墨碗里,然后又低头小口吃着自己的饭,耳根微微泛红。
苏墨看着她们,心中感慨。
系统评级确实精准,柳玉姝活泼娇憨,属于是善于照顾人的那一类,让人时刻舒心。
而柳玉茹则是温柔贤惠,一手好厨艺,而且说话很是好听。
至于魏灵儿,聪慧冷静,心思细腻,善于理事,只是情感内敛,关心人更是含蓄。
三个人,三种味道。
吃完饭,收拾妥当。
柳玉茹看了看妹妹,又看了看魏灵儿,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对苏墨道:
“相公,你连日辛苦,夜里还要读书不然今晚让玉姝和我一同伺候你吧?”
柳玉姝闻言,脸蛋瞬间红透,却并没有反对,只是羞怯地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
苏墨看了看她们,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
“也好。”
当晚,苏墨不禁有些后悔。
毕竟一下子快乐加倍,自己有些招架不住。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苏墨的生活变得极有规律。
白日里,早早上后山赶山,每日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或是药材,或是猎物。
家中几乎顿顿都能吃到野味。
晚上回来吃过晚饭,苏墨便点开始苦读。
当然,不完全是苦读。
而是利用系统奖励的【过目不忘】,苏墨把家里的基本经书全部刻在了脑海中。
还有就是几次【名师指点】的机会。
苏墨从朱熹,到韩愈,再到王阳明,把各类儒家名师全都试了一遍。
这比自学可快多了。
每一次的【名师指点】,都让苏墨对科举之道的理解突飞猛进。
苏墨也逐渐认识到,这古代科举,学问深似海,绝非他原先想象的那般,靠背几篇范文、有点超前见识就能轻松应对。
要是自己没有系统的辅助,仅凭原身那点底子,恐怕连通过乡试的希望都极其渺茫。
半月时间倏忽而过。
苏墨决定进县城一趟,将积攒的皮毛和药材出手,换些银钱,同时也需购置些必需品。
考虑到三个娘子的极品容貌,以及眼下的世道,苏墨决定一个人前往。
永嘉县城比苏墨想象的要稍显繁华。
街道还算宽敞,两旁店铺林立,旗幌招展,但往来行人大多面带菜色,衣衫褴褛,毕竟眼下是灾年。
第一次在这个世界见到这么多人,苏墨的内心还是有些感慨的。
苏墨先是找到了县城里最大的药铺。
坐堂的老大夫验看了苏墨的药材,尤其是那两株野山参后,不禁露出意外之色。
随后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这些药材作价四两七钱银子。
能卖这么些钱,苏墨还是十分满意。
随后,苏墨又去了集市上。
几张完整的兽皮兽骨,还有狼牙之类的,又卖了三两银子并五百文钱。
摸着怀里总共八两多银子,苏墨心中踏实了不少。
这点钱,足够普通农家一年的需用了。
苏墨先是去布庄,挑了些厚实耐磨的粗布和颜色稍好些的细棉布,又买了些针线。
而后又买了一盒最便宜的胭脂和一条画眉的黛墨。
随后,苏墨直奔书铺,购置了眼下需要的一些必要的经书,以及一套像样的文房四宝。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刚需。
一番采购下来,八两多银子花去大半,只剩约莫四两碎银和一些铜钱。
看着手中的东西,苏墨心下盘算。
笔墨纸砚是消耗品,科举之路漫长,还需持续投入。
日后倘若去京城参加会试,更是需要不少银子。
所以今后还是得想办法有个更稳定的进项才行。
就在苏墨打算出城回家的手,临街一阵哭闹争吵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永嘉县唯一的青楼门前,围着一小圈人。
一个穿着艳丽绸衫、涂脂抹粉的老鸨,正叉着腰,一脸不耐烦地看着面前的一男一女。
“刘妈妈,行行好,就一两银子,您看这丫头模样周正,养养肯定是个好苗子。”
那对男女衣着破旧,面带菜色,正苦苦哀求着什么。
他们身后,躲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穿着单薄,脸上虽然脏兮兮的,但却掩不住五官的清秀。
小姑娘被那对男女拉扯着,此刻正瑟瑟发抖,眼中满是惊恐绝望。
那妇人也抹着眼泪哭嚎:
“是啊妈妈,给条活路吧,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一两银子,不能再低了”
老鸨撇撇嘴,用团扇嫌弃地扇了扇风:
“哎哟,我说你们也不看看现在什么光景?我这院里姑娘都快吃不饱饭了,还买人?半两银子顶天了,爱卖不卖!”
“要是不卖就赶紧走,别打搅我做生意。”
“半两”
男人面露难色,看向身后的少女,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被饥饿和贪婪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