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茹娜随即又道:
“主人,眼下依靠银钱和相公的名望,招募一些普通帮众、训练些外围人手不难。
“这灾年乱世,只要肯花银子,就不愁没人来投奔。”
“但这帮派要想真正立足,光靠人数是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有几位真正能镇得住场面的高手坐镇!”
娜兰韵点头附和,秀眉微蹙:
“但是眼下这江湖之中,侠客高手虽不少,但大多要么已有归属,效忠于某些世家大族或成名门派,要么便是闲云野鹤,性情孤傲,难以约束。”
“想让真正有实力、有名望的高手心甘情愿来我们这新立的云天楼坐镇,恐怕还需费一番周折,想想办法。”
娜兰韵说出了眼下的难点,也是痛点。
无论是建立一个帮派,亦或者要暗中培植势力。
在这个肉搏和冷兵器时代,有武艺的高手,是最为难得的。
苏墨摸了摸下巴,不禁陷入了沉思。
“嗯,确实是这个道理,那么韵儿,你目前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娜兰韵从怀中拿出一张纸:
“相公,除了之前说的广发江湖征集令,我还借我娜兰家在江湖上的关系,以云天楼的名义,向江湖上一些颇有声望的游侠、高手发出了正式的英雄帖。”
“英雄帖?”
“对。
娜兰韵解释道:
“时间就定在四日后的午时,地点便在城西的义庄,也就是我们云天楼现在的总坛。”
“届时,以我娜兰家的地位和相公你的名声,定有不少江湖人士前来。”
“只要有人来,我们便有机会,但至于能不能留住真正的高手,恐怕就要看当时的机缘,并且需要费一番心思。”
苏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自从穿越过来,自己一大半的时间不是在西山村,就是在埋头苦读。
对于这传说中的江湖人士,只有耳闻,但并未有一见。
思来想去,苏墨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
“那四日之后,我亲自去一趟。”
第二日一早,苏墨便在娜兰韵和阿茹娜的陪同下,前往城西查看那处作为云天楼总坛的义庄。
这义庄位于定南府西郊约十里处,背靠一片小山丘,前方视野开阔。
远远望去,只见一圈高大厚实的青砖围墙环绕,目测占地竟有小半个镇子大小,俨然一座小型堡垒。
围墙上有可供瞭望的垛口,甚至还修葺了几个简易的箭楼。庄门是厚重的榆木包铁,看上去颇为坚固。
“这地方以前是义庄?”
苏墨有些惊讶,这规模和气派,可比他想象中的义庄大多了。
娜兰韵笑着解释道:
“相公有所不知,这里前朝曾是一处屯兵的军寨,后来荒废了,被本地乡绅改建成了义庄,存放些无主棺椁。”
“因地方够大,建筑也还算坚固,我们买下后,又投入银钱修缮了一番,如今正好合用。”
走进庄内,景象更是不同。
原本可能荒草丛生的院子已被平整压实,划出了演武场。
场边摆放着石锁、木桩、兵器架等物。
几排原本可能破败的屋舍也被修葺一新,有的作为议事厅,有的作为客房,还有专门的伙房、库房。
虽然陈设尚显简朴,但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已然透出一股新兴门派特有的生机与规整。
阿茹娜指着各处向苏墨介绍:
“这边是演武场,平日供帮众操练,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按照我们北蛮训练勇士的习惯打造的。”
“那边一排屋子是住所,目前已经招募了三十多名初步筛选过的帮众住在这里。”
“最大的那间是议事厅,日后商议要事、接待来宾都在那里。”
“后院还有马厩和一片空地,可以扩建。”
娜兰韵随后又解释了一个帮派的架构,以及运作方式。
苏墨边走边看,心中十分满意。
这地方位置僻静,易于保密,规模够大,便于发展,而且经过修缮,基本功能齐全。
娜兰韵和阿茹娜这事办得确实漂亮。
“短短几日,就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你们二人不愧是我的贤内助。”
得到苏墨的肯定,娜兰韵和阿茹娜相视一笑,都松了口气。
在议事厅坐下后,娜兰韵趁着机会,又向苏墨详细介绍了眼下大虞江湖的现状。
“相公,所谓江湖门派,并非全然是打打杀杀。其主要职能,主要是传承武艺,教习弟子,延续武脉。”
“其次便是行侠仗义,维持维持地方秩序,弥补官府力量的不足。”
“但最重要的,各门各派想要维持运转,都需要有稳定的财源。”
“要么自身经营着镖局、田产、商铺等产业,要么背后有大的世家豪门资助。”
苏墨点点头,这不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银子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芸娘那边的雪花饮作坊已经走上正轨,这几日陆续开始向各酒庄供货,进项颇丰。”
“支撑云天楼前期的开销绰绰有余。”
“眼下首要的事情,就是把云天楼的架子搭起来,打出名声,同时想办法招募几位能撑起门面的高手。”
提到高手,娜兰韵眼睛一亮,说道:
“相公,这次发出的英雄帖,有一份是送到了剑仙余鉴水手中,据说他已经答应赴约。”
“剑仙余鉴水?”
苏墨对这个名号很陌生。
“正是。”
娜兰韵语气带着一丝推崇:
“寻常百姓自然不知此名,但在江湖之中,这剑仙之名,不亚于相公的诗魁称号。”
“此人剑术极高,据说已臻化境,江湖上难逢敌手,而且为人虽有些孤傲,但重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