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我是大明瓦罐鸡> 第563章 东夏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3章 东夏国(1 / 8)

此时的扶桑,正处在一片喧嚣与动荡之中。京都城外,夜色下影影绰绰的人影往来穿梭,或是行色匆匆的流民,或是荷枪实弹的守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息。

京都,作为扶桑数百年来的都城,其发展与建设在国中曾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它不仅是政治权力的中心,更是文化繁荣的象征。当初建造时,其整体布局便是仿照唐朝的长安城而来,规整的坊市、宽阔的街道,以及鳞次栉比的宫室、庄严肃穆的寺庙和井然有序的住宅区,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骨架,曾几何时,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一派鼎盛景象。

然而,岁月的侵蚀与战乱的摧残,早已让这座古都不复往日荣光。先是扶桑南北朝的连年征战,兵戈相向间,无数建筑毁于战火,街道被夷为平地;后来,朱高煦大军过境时的大肆屠戮,更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如今的京都,早已是满目疮痍,破烂不堪。残垣断壁在风中矗立,摇摇欲坠的屋舍随处可见,曾经光洁的石板路布满了坑洼与裂痕,污水在街角淤积,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朱高煦既已决意在此地落脚定居,自然不会潦草行事,必定要大兴土木,对居所及周边设施进行一番彻底的修缮与改造。他心中早已盘算妥当,对于扶桑这片土地,他其实并不认为是块绝佳的栖息之所,细细考量下来,也就只有关西一带,气候称得上温和宜人,雨水也充沛适度,无论是发展农业生产,还是供人居住生活,都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既然如此,朱高煦便定下了一个明确的规划:打算将扶桑其他地区的百姓,全都迁移到关西这一区域来集中安置。毕竟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扶桑的人口数量实在少得可怜,而关西这一片地域的面积与资源,完全能够容纳得下所有百姓在此生活,也能为后续的发展打下更稳固的基础。

在朱高煦动身前往扶桑之前,他便已提前派人赶赴此地,着手大规模地兴建新的城池。这次建城并非敷衍了事,而是力求以全新的城市标准来规划与打造,从布局设计到建筑规格,都朝着功能完备、格局开阔的新城目标稳步推进。

由于城池建设工程浩大,所需周期漫长,当朱高煦等人抵达时,新城的建设尚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无奈之下,他们便暂时与其他人一同,落脚在京都城外那些扶桑旧朝遗留下来的破旧房屋里。这些房屋虽显简陋,却也暂时为众人提供了一处安身之所。

天刚蒙蒙亮,晨曦微露,周边村庄里的男子们便已纷纷起身。他们肩头扛着各式修筑工具,有锄头、铁锹、斧头,还有些人抬着木料与石块,三三两两、络绎不绝地朝着京都城的方向进发。每个人的脸上虽带着些许辛劳的倦意,却也透着一股为建设新家园而努力的干劲,脚步声、工具碰撞声与偶尔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预示着新一天建设工作的开启。

朱高煦立于一处山坳之上,目光投向远处那已然筑起三四米高的城墙。这道城墙是新城的士兵们重新搭建起来的,虽尚未完工,却已显露出几分坚实的轮廓。

越过这道半成品的城墙,朱高煦能清晰地看到,城墙之内原有的房屋已被推倒了大半,一片开阔的场地之上,另一组负责房屋规划搭建的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或丈量土地,或搬运建材,新的房屋雏形正一点点显露。

他带来的军队也未曾有片刻闲暇,朱高煦并未让他们卸甲后便歇息,而是尽数投入到了这场家园的建设之中。士兵们放下了兵器,拿起了筑城的工具,与其他建设者们一同挥洒汗水,为这座新城的崛起添砖加瓦。整个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建设的希望。

“其余几个城市的建设如何?”

话音刚落,朱高煦已纵身跃下陡峭的山跺,身形稳健地落在地面,带起的尘土微微扬起。他一边大步朝着前方的营地走去,靴底踩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发出沉稳的声响,一边侧过头,目光落在身旁的陆青叶身上问道。

陆青叶双手背在身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边,脸上还沾着些未及擦拭的灰尘,额角甚至能看到一道浅浅的泥痕,显然是刚从工地上巡查回来。他闻言,先是眉头微蹙,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宇城那边还算顺利,工匠们劲头足,材料调度也跟得上,进度能稳稳咬住这边的速度。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其余几座城池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那些地方周边群山连绵,林深草密,藏污纳垢之处极多,时不时就有山贼出来作祟。他们专挑运送建材的队伍下手,抢了东西就往山里钻。新城的士兵几次追过去,可那些山贼熟稔地形,一缩进山林就没了踪影,就像石沉大海一般,任你怎么搜山都找不到踪迹,实在让人头疼。”

陆青叶口中的宇城,其实便是先前的奈良城。只因朱高煦嫌那旧名听着不称心意,便索性给改了过来,简单直接,倒也符合他的性子。

不光是奈良城,就连京都也换了新名,叫做天城。只是这改动才刚传扬出去没多久,寻常百姓和底下的人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弯来,平日里称呼起来,总还带着几分对旧名的习惯性。

这一次,朱高煦心里早有盘算,打算一口气同时着手建设八座城池。给这些城池取名时,他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取了灵感,便依次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名。而这八座城,无一例外,全都选址在了关西境内,彼此遥遥相望,隐隐构成了一片相互呼应的格局。

除了给城池改名,朱高煦连这片土地上国家的名字也打算换一换。“扶桑”二字,他听着总觉得透着几分晦气,心里不大受用。往后,这片土地上的国家,便要叫做“东夏”了。

东夏国眼下的人口数量确实不算多,这让朱高煦心中早有了规划。他打算等眼下正在着力推进的城池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后,就把国内的百姓们有条不紊地分配到新建的八座城市里去。他心里清楚,以这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