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 度量衡(1 / 2)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自从那个遥远的大阳部落被匹配到东境之外,时光已悄然流逝了半年。

迄今为止,这是白洛部落度过最简单的一次匹配。

整整半年时间双方都没有照面,就仿佛这匹配没有发生一样。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新出现的玩家文明和系统的部落打起来的原因,那骑兵部落也没再来骚扰白洛。

种田玩家最不怕的就是寂寞,没有人找事情白洛也乐得清闲。

没有了战争的阴云笼罩,部落这台精密的机器得以全力运转,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自身的壮大之中。

当生存的压力稍减,文明的种子便开始在更深邃的土壤中萌发。

比如,那日益凸显的交流障碍。

严格意义上来说,如今的白洛部落已是一个由湖畔、大马、特拉、山谷四族人融合而成的共同体。

他们穿着同样的麻衣,使用同样的铜器,在同一个部落的旗帜下生活。

这些人口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但由于都有各自的语言,在交流和沟通上的效率还很原始。

相同的东西可能有着不同的发音,相同的发音也可能指代不同的东西。

更不用提四种人有着四种文本,原湖畔部落的文本最系统也最完善,其它三个部落的文本也都同时存在。

尤其是特拉部落。

大马部落和山谷部落都已经灭亡,他们的文化已经失去了实际的载体和意义。

特拉部落只是断开了匹配,实际上还在。他们的文化风格和白洛部落不太一样,独树一帜。

尽管肢体语言和上下文能让彼此勉强理解,但这种沟通上的低效率,如同一粒粒微小的沙石,阻碍着部落的融合与发展效率。

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这种混乱,身为部落祭司的鱼感受最深。

作为和部落成员交流沟通最多的人之一,鱼经常在同一件事情上因为用词的差异而得到不同的说法,甚至完全矛盾。

大家固然都可以阅读相同的文本,但并非每个人都认字,相同的文本也会被认为是不同的意思。

一个统一的部落,必须有一种统一的声音。

他跪在神象前虔诚地祈祷,希望能从神明那里获得解决之道。

白洛的选择是将其完全统一。

不同的部落可以互相融合,但不同的文化必须统一。

那些已经消逝的文化符号最适合呆的地方是历史。

一道无形的神启注入鱼的脑海。

无数混乱的词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梳理、归类、取舍。

鱼猛地站起身,眼中闪铄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第二天,鱼召集了部落里来自各族的几位长者和最聪明的年轻人。

“大祭司,有什么问题吗?”

“我叫大家来,是为了统一我们的语言的。”

“大家也都感觉到了,现在我们部落里人口多,语言也多,一次合作可能有四种人在一起劳动,但却不能用四种语言,这样大家都听不懂。”

有人点头,有人沉默。

“我不是强行要求你们停止你们之前的语言。”鱼没有强行废除任何一种语言:“我想要所有的语言都变得简洁精准起来。”

“至少在白洛部落,我们都有一个身份叫白洛人,我们应该说白洛语,写白洛字。”

他以最为包容的湖畔语为基础,吸收其他语言中最简洁、最响亮的词汇。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鱼和他的助手们花费了整整三个月,这一整理,就从秋天直接到了冬天。

生活中的常用词汇被逐一比对甄选,确定标准读音。

他们将这些标准化的词汇用统一的、简化的象形符号刻在数百片薄铜板上,分发到各个营地由专人教授。

改变旧习是困难的。

老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冒出乡音。

好在年轻人们学得飞快,很快便能流利地用这种全新的“白洛语”交谈。

当一个大马族的孩子能毫无障碍地与一个山谷族的孩子讨论如何制作一个更精巧的捕鸟陷阱时,所有人都看到了这种统一带来的巨大好处。

语言的统一,令部落的协作效率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白洛部落统一了语言与文本,文明凝聚力显著提升,文明点数+3】

随着新房舍、大型仓库等的全面铺开,工程对材料尺寸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我要一块这么长的横梁。”

“多长?”

“跟昨天那根一样。”

工匠们只能凭借记忆和眼力去查找,稍有不慎,砍下来的木料就或长或短,造成极大的浪费。

贸易中也同样如此。

各种不好计件的物品在交易市场中,有时用藤筐装,有时用兽皮袋,每次交换的量都不一样,全凭交易双方的感觉。

“看来必须得有一个统一的东西,至少在我们的部落里要有,让所有人都能把它当成参照物。”

白洛直接将自己的观念投射到文明中,帮助他们在单位的统一中一步到位。

一根厚重的铜尺被立在了纪念碑的旁边,用来作为长度的标准。

“以后,这个长度就叫做一尺。”

一个用铜做成的容器被固定在铜尺旁边。

“这么多水,就叫做一斗。”

一块外形规整的铜块,用绳子掉在铜尺的另一边。

“这么重的东西,就叫做一斤。”

各个营地之间终于统一了度量衡。工匠们复制出大量的标准木尺、石砣和陶斗,分发到每一个生产和交易的场所。

部落的工程图纸上开始出现关于各种尺寸长宽高的明确标记。

粮仓的每一次出入库,都有数字和单位的的精确记录。

铁匠铺打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